苏轼为官半生,曾被贬谪到许多地方。 在他的绝命诗《自题金山画像》中就曾剖白: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其中儋州对他来说,更是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 900年前,年迈的苏轼被贬海南儋州,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做了一件事,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海南的命运。 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62岁的苏轼遭旧党人士报复,被贬至海南儋州。 那时海南还不是如今的旅游胜地,那里人烟稀少,教育落后,地理环境恶劣,毒蛇猛兽遍地。 历来被贬谪至海南的大臣,大多有来无回。 他在给朋友的信中曾写道: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 但当地的百姓却十分淳朴善良,他们听说苏轼在儋州无居所,便自发送来盖房的材料,食物粗布,帮助他建房安家。 因为房子盖在一片桄榔林中,所以苏轼就称之为“桄榔庵”。 向来心系百姓的苏轼感念当地民众的恩情,便立志要造福一方。 当地缺医少药,他便带领百姓种植药材,学习医理;资源匮乏,他便改进农具,带民垦荒。 但要数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还是推行教育。 海南桄榔庵遗址 苏轼到儋州之前,海南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举人,更别提进士。 他深谙教育的重要性,便开办学堂,自编教材,亲自授课,海南三州的学子纷纷慕名而来。 在他的众多学生中,有一位叫作姜唐佐的年轻人,他本是琼州人,却千里迢迢到儋州求学。 姜唐佐天资聪颖,又极为刻苦,苏轼很是看好这位“得意门生”,便亲自在姜唐佐的扇子上题了半首诗: 沧海何曾断地脉, 白袍端合破天荒。 不难看出,他对这位学生寄予厚望,期待他能够冲破地理位置的禁锢,艰苦条件的束缚,凭自己的才学打破海南从无举人的历史。 他告诉姜唐佐,等他中了举人之后,自己再帮他将这首残诗补齐。 姜唐佐也并没有辜负苏轼的期望,他立下青云之志,发奋读书,后来参加科举,一举登科,成为海南历史上第一个举人。 中榜后,他第一想到的就是恩师苏轼。 扇子上那首残诗,陪伴他度过无数挑灯夜读的日子。 只可惜,夙愿得偿,斯人却已不在。 他兴冲冲地赶往苏轼居所,希望他能够帮自己补全残诗,却得到了恩师病故的消息。 他最想感谢的人,却没能见证他的荣光,这是何等遗憾。 所幸后来,已经进入官场的姜唐佐在汝阳遇见苏轼的弟弟苏辙,听说他与哥哥的往事后,苏辙感慨万千。 回望半生,苏辙一直是哥哥身后最坚强的后盾。 乌台诗案时,苏轼以为自己大限将至,便将一家老小悉数托付给苏辙,他一生的遗憾,都交由弟弟来补全。 如今这首残诗,要想终得圆满,由苏辙来补最合适不过。 于是苏辙怀着对哥哥的无限怀念,补全了这首诗: 生长茅间有异芳,风流稷下古诸姜。 适从琼管鱼龙窟,秀出羊城翰墨场。 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 锦衣今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力长。 开篇他秉承苏轼的原意,表达了对姜唐佐的赞赏。 虽生长在贫瘠苦寒之地,却顽强生长,坚韧不拔,有古时先贤的风范。 皇天不负有人心,教他鱼跃龙门,一飞冲天。 而在结尾,他留下了自己的私心。 他说啊,在芸芸众生间,偏偏姜唐佐能够脱颖而出,得千人赞誉艳羡,这就不得不佩服哥哥苏轼的慧眼。 恰如伯乐与千里马。 苏辙补诗后并未为其题名,后人将这首诗收录进《东坡七集》中,命名为《苏辙续东坡题扇赠姜唐佐诗》。 苏轼赠诗之时,对姜唐佐说先题半首,待来日补齐,我们可以推断,苏轼原本想要写的是一首七言绝句。 但苏辙补诗之时,却将原句嵌入作为颈联,写成一首七言律诗。 这其实也是一个小小的遗憾,但故人已不在,由与他羁绊最深的弟弟来补全这首诗,已然是最好的结局。 想来苏轼在天有灵,一定也倍感欣慰。 苏轼在儋州收了许多学生,不单单是姜唐佐大放光彩,他的师弟符确也紧随其后。 恩师仙去后,他于乡试中拔得头筹,成为举人,又在次年赴京赶考,中了进士,成为海南历史上第一位进士。 除却这两位,还有无数苏轼在海南教授过的弟子,他们读书明理,建设家乡,将知识的光辉广撒这个贫瘠之地。 《琼台记事录》中直言:宋苏文忠公之谪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 可以说,苏轼是开拓海南教育第一人。 一直到今天,如果你走进海南大学,还能看到屹立的“苏东坡像”;如果你走进海南博物馆,还能看到苏轼的真像拓片。 在海南的许多地方,随处可见他曾来过的痕迹,900年来祭拜者不断,那都是海南人民对他深深的感激与怀念。 海南大学苏东坡雕像 苏轼一生中去过许多地方,杭州、惠州、黄州、儋州...... 每到一处,他总是不遗余力地造福一方百姓,以萤火之光,点燃万里灯火。 我们对他,爱之、敬之、惜之。 千言万语,唯有一句: 先生千古!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原创发布。作者:胡子雯。 转自今日头条优质自媒体 免责声明:转载无任何商业目的,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监管要求·版权声明·免责声明1、内容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平台发布服务,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实名注册发布,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 2、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 3、投稿提示:投稿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出现违法内容和行为封号删稿!同时本站将相关证据提交相关部门 4、版权说明:部分投稿作者内容由Ai工具/软件生成,版权由投稿者所有,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5、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
GMT+8, 2025-2-25 04:03 , Processed in 0.54710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