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部委呆了小十年,前后数数,走了3个部门,5个岗位,服务过40几位领导,说说自己的体验。 先放结论,后面解释。 1.你的工作很有意义,绝不是可有可无 2.你95%的尊严,来自你的位置 3.不要怕得罪人,别怕撕X 4.别把其他人当傻子,别把自己太当回事 5.为工作牺牲家庭是傻X 6.平台决定你的上下限 7.提拔不单看业绩,更看你有没有“用” 8.喝酒就是喝酒,没什么文化 9.小心那些天天说你好话的人 10.真性情在工作外 11.用一个爱好打开局面 12.2个人知道的事,猪都知道 13.用行为判断人,而不是语言 14.事可做绝,话不可说绝 1.你的工作很有意义,绝不是可有可无 我当年是“三门干部”出身:家门校门机关门。在很多领导同事看来,就是瓜蛋子不谙世事,没什么社会经验。 所以和很多人一样,我每天坐在办公室,吹空调写文件,脑子里是带薪如厕,上班摸鱼。 直到上了一年班,去了甘南调研。坐了很久的车,到一个农户家里,那大叔看人的眼神很怪,脸上挂着莫名的笑,有点诡异,但很热情,招呼我们吃瓜子喝茶,看着很不习惯。
我才明白写文件有多重要。 一个人天天对着文山会海,容易迷失。如果意识到:自己写的文字,说过的话,会实实在在影响别人的生活,你会体悟工作的意义。 2.你95%的尊严,来自你的位置 人在体制,有时会把领导权威当自己权威,把别人的思路当自己的思路,把公家的资源当自己的资源。 这么做其实没毛病,但不要那么想当然。体制化的做法能让人进步,但体制化思维容易让人发“飘”,忘乎所以。 所以不管走到哪个位置,别人怎么对自己,还是要提醒自己:离了体制,我还有什么?我能做什么? 比如某些强势领导的“打压式”管理:你做不好是因为你能力不行,你付出不够;听我的,跟着我走你就能上去。 有心智的下属自然会想明白:都二十一世纪了,哪还搞无边界的责任,人身依附的那一套。工作就践行自己的责任心,贯彻自己的信念,不是谁的政绩,更不是某某人的谈资。 在体制内抱着丰富履历,跳槽涨薪的心态坚持体制内的工作,反而会进步更快。 3.不要怕得罪人,别怕撕X 有的人说:互联网有记忆,其实体制是最有记忆的。因为这是一群很稳定,关系很近的人。他们在从各个角度观察和评价你。聚光灯下,没有人是完美的。 所以内心开放一些,不要太看重领导以外的看法,不要因为得罪哪个同事耿耿于怀,只要你不是存心使坏,好人还是坏人,大家心里都有标尺。 而且很多时候,只要做事,就会有问题,很少能做到面面俱到。在许多人想着明哲保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时候,敢想敢做反而是难得的品质。有时候领导比你还怕闹腾。 在之前部门有一位A君,能力比较平均,就是情感比较丰富。当时领导考虑副处,他听说没人推荐自己,挂职期间直接找个周末打飞的回单位,找上领导一把鼻涕一把泪:我为了单位在外面漂泊2年,现在居然题名都没有。
你要说A君取巧下作,的确有点;领导和稀泥,这也是有点。但从人生际遇上来说:他这一番操作,已经走在很多人(包括我)前面了。 4.别把其他人当傻子,别把自己太当回事 一方面领导比较全能,注意,我说的是全能。以现在的晋升机制,多数领导都是双商到位,在各方面能量不错,没有明显短板,在同辈中角逐拼杀出来的。 表面上他们天天说场面话,给你画饼,其实心里比谁都清楚。真到了关键时刻,需要拍板定事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的经验、能力,包括人脉信息网络,都能轻松碾压一般人。 另一方面,现在通过公务员考试的年轻人也很优秀。我毕业那年,大家普遍是本科,学校在211差不多,现在普遍硕士学历,博士也不少见,还都是名校毕业。 让他们学着写公文、干业务,上手都非常快,有些情商高的,说起话不卑不亢,真比我当时强太多了。 工作时间越久,我越感觉:对上对下都要实在一点,不要搞虚的假的。层次越高,这些东西越没有用。尤其是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所谓套路、方法,大家都明白。 5.为工作牺牲家庭是傻X 我是科员的时候,觉得工作就是全部,每次工作都竭尽全力。只要有工作上的事,肯定是把个人生活往后放。 但结了婚感觉完全不同。家庭氛围不好,你会觉得焦头烂额,做什么事都不得劲。尤其是有了孩子,领导找我谈话,可能想办法落实一下,转头就忘了。 但要是孩子说我两句,或者老师找我谈话一次,我心里能埋汰半个月。 包括我认识的领导也是这样,中年很努力,比别人要快一些。但是老婆感情生疏了,孩子没培养好,心里觉得活得没有意义。所以也给个建议吧:不要因为工作忽视家庭。 6.平台决定你的上下限 不管你在哪一级,90%的人会在次一级的岗位退休。比如科级单位,最多干到二科;处级单位,干到三四调。 我联系的省厅,有的人干20年才给个四调,还得调离核心岗位,放到比较边缘的处室;在部委,硕士10年左右就差不多了。你说,两个人的能力差别有那么大吗?不见得。相当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平台不同,接触的信息和机会截然不同。 下面的处长见着上面的科员都得很客气,这就是平台的力量。当然,即使这样心态也不能飘,如果飘了,参见第2条。 如果想往上走远一些,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35岁前换到高级别的大单位,在大池子里,整个机会和环境会友好很多。 7.提拔不单看业绩,更看你有没有“用” 机会永远只给少数人,提拔也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尤其是体制内不像体制外,你在一个公司,把业绩做足就行。因为公司里提拔一个优秀员工,大部分利润会到老板手里。 但是在体制内,很难说提拔一个人对领导有没有用。所以业绩很重要,但“有没有用”也很关键。 我自己总结,两种人最有用:打手和夜壶。 一个处理公事,一个处理私事。有时候这两种人是一个人,那就是大大的心腹。 8.喝酒就是喝酒,没什么文化 体制内“酒文化”是个久为诟病的话题,好像不会喝酒,不参加酒局就融不进这个群体,实际上是一种误解。 严格来说,吃饭喝酒只是一种社交方式,而且哪里都有。企业里也经常搞团建,动不动也要拼酒吹盅。 只是说,喝了酒的人,情绪往往更高,理性更少,交流起来更通畅,你可以说它是个加分项,但绝不是必要手段。 我在工作中当然见过很多有趣的局:有人在桌上封官许愿,还有拜把子、结亲家的,不一而足,但结果呢?大部分都没能实现。 即使有实现的,那多半是因为某人各方面都很到位,在酒桌上“临门一脚”,给人假象:酒桌上能成事儿。 因为人都愿意看到这样的剧情:某人抓住坐电梯的30秒,向某大佬争取投资。这背后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我们更愿意相信戏剧化的、表面上的。 所以,如果有人拿喝酒和你说事,即使你迫于面子喝了,也不要相信他说的话。实在喝不下了,不喝就不喝,你奈我何。什么酒桌文化,酒品如人品,不存在的。 当然,喝酒也有个较大的好处,就是让你看清某些人。在酒精麻醉下,人的话多,本性更容易暴露,他不一定说真话,但你可以听听,这人平时都在想什么,有什么思考方式。 比较好的一点是,主流的社交方式一直在变,这是社交大环境。 60、70后的领导层生长于物质匮乏的环境,养成了吃喝社交的习惯。
9.小心那些天天说你好话的人 天天夸你的人,一般只有三个目的: 领导画饼 同辈捧杀 求你办事 你想想,这里面哪有一个动机是很好的,全部都是自利的。不过,说好话现在是体制内,乃至全世界的“习惯”,大家都习惯了“场面上”的来往。 我想强调的,就是不要因为这些话轻易答应、相信别人。越是精明的人,一言一语目的性越强。 如果你特别吃软不吃硬,对这方面没有抵抗力,我建议在朋友圈保留几个微商,看看人可以怎样吹牛。 今天他们怎么跑火车,明天也能想办法把别人绑在火车头上。 10.真性情在工作外 很多朋友和我讨论过这个问题:同事值不值得深交,我说可以,但工作不是谈交情的环境。 不是你和一个人够熟悉,两个人就会走到一起的。因为工作上的人都是工具人,从领导到员工,不外如是。 尤其是领导,越到高层,越会把工作和生活撇清。不要看他很随和,那都是行活儿,因为用这张脸可以应付99%的人,很方便的。 在我看来,人们工作大多只有情绪,没有性格。 所以我们要了解一个人也好,交往一个人也好,还是得看私生活,私底下交往怎样,万万不要把工作中的面孔作为真实形象。 像我见过一个反差最大的领导,见到谁都是一副笑脸,鼻翼带着两条深深的法令纹,结果有一次接孩子碰到他,小姑娘考试成绩不好,被他劈头盖脸说得叫一个惨。联想到他爱人在一些场合不说话的样子。我就判断,他骨子里是个非常传统,有板有眼且严厉的人。
对方听了也就笑笑。其实工作中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彼此心照不宣,但不会点破。 11.用一个爱好打开局面 很多人苦于接触不到领导,尤其是其他部门的领导乃至单位领导。培养一门爱好是很好的方式。为什么呢? 爱好属于私生活,关系更近 在私生活环境中,大家不谈公事,但关系更好拉近。你不会轻易和同事说家里事,但很容易和邻居家长里短,这就是“私生活”的原因。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容易把对方的性格、爱好甚至家庭情况摸清楚,这一点对拉近关系、增进感情非常必要。 爱好=低成本的正面标签 在工作中,大家的技能都差不多,你需要花很大力气,才能给自己一个正面标签,比如“文笔好”“情商高”。 但你在爱好上面稍微多花点时间,相比其他人,就能获得更好、更专属的标签,比如“球打得好”“身体好”,这对你的名声很有帮助。 当然了,这个爱好不是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应该根据单位的趋势来。 一般领导喜欢玩儿什么,工会就喜欢组织什么,如果你的年龄不大,主动去学,很快就能达到不错的水平。到时候参加进去,接触的机会也就来了。 12.2个人知道的事,猪都知道 这源于我和部门小伙子关于八卦的讨论。这个小伙子非常善于处关系,18年来的,现在已经对单位特别特别了解。了解到什么程度呢?从地方调来的领导二婚,二婚对象的前夫的家庭背景他都知道,不知从哪里挖出来的。 有一次我俩闲聊,他问我:李哥,你说我这样当个“情报部门”好不好,以后会不会得罪人啊?
你要问我,八卦重不重要?当然重要!八卦就反映人的关系,谁和谁好,谁和谁有矛盾,这就是整个单位的社交网络,当然很重要。 问题是:当你把这些网络搞清楚,然后说出来,那你的优势不就没了吗? 说到底,体制内的“八卦”是用来认识社交网络,指导行动的,而不是到处说和炫耀的,有哪个情报部门,会没事把自己的情报作为谈资呢? 尤其不要指望别人会替你保密。别人只会在说出你秘密的同时嘱咐:这是XX告诉我的,你不要告诉别人啊。然后看门的大爷都知道了。 对于这些信息,最好的策略就是打听,记下来,然后行动,万不要多嘴。 13.用行为判断人,而不是语言 这一点对初入体制的人尤其重要。为什么呢?因为领导没办法给你发钱,只能给你晋升的机会。 可是晋升的机会很少啊,至少以年为单位,多的甚至好几年,十几年。 这时候领导总会给你画饼:你看你努力一下,把事情做好了,位置自然是你的。 事实上,人类社会就没有什么是自然而然,都是人为运作。 那你怎么判断自己是否跟对一个人呢?就是看他做了什么。之前有没有提拔其他人,看他带不带你入自己的社交圈,看他是否会把荣誉给你。 他怎么对以前的下属,就会怎么对你,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很“特殊”。 如果没有实质行动,饼画得再大也只是饼,如果有,即使没有饼,那也是一片真心,值得跟随。 14.事可做绝,话不可说绝 这话是个已经退休的老领导传给我的,里面有个教训。 5、6年前,我和另一个好兄弟(单位里的)闹矛盾,涉及到一项核心业务的归属。
话特别难忘,估计以后也不敢忘记。 说到这里感觉又说得有点多了,感觉自己年轻时也不算瓜皮,但回忆起来,还是犯过不少错,也许工作就是这样吧! 公众号:职场森林|私信+关注即送《职场体制内干货》+《送礼绝学》 偶尔分享生活中的人情世故,社会经验,如果觉得森林的一些话对你有帮助,那就一起成长。 你身处什么样的圈子,你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你结交了那些朋友,你脾性也会慢慢接近这样的人;你处在什么位置,能爬到怎样的高度,取决于你在怎样的圈子。 转自今日头条优质自媒体 免责声明:转载无任何商业目的,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监管要求·版权声明·免责声明1、内容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平台发布服务,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实名注册发布,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 2、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 3、投稿提示:投稿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出现违法内容和行为封号删稿!同时本站将相关证据提交相关部门 4、版权说明:部分投稿作者内容由Ai工具/软件生成,版权由投稿者所有,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5、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4-11-26 14:57 , Processed in 0.43767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