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感悟 查看内容

人生是一场修炼

2022-10-17 06:38| 发布者: zxw88| 查看: 186| 评论: 0

摘要: 人道茫茫,天道渺渺,人生是一种修炼,修的不仅是苦难,更是心态。每个人都有生命,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漫漫人生路,其实就是一条没有尽头的修行路。在本书中每一部分、每一章节都有对人生不同的解读。没一个
人道茫茫,天道渺渺,人生是一种修炼,修的不仅是苦难,更是心态。每个人都有生命,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漫漫人生路,其实就是一条没有尽头的修行路。在本书中每一部分、每一章节都有对人生不同的解读。没一个故事都会让你明白一个人生哲理。

人生路漫漫,何曾有坦途?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贫穷、疾病、厄运、失败、困难、挫折、磨难、彷徨……即使不会遇到大坎坷,也会遇到小曲折。很多人悲叹生命的有限和生活的艰辛,却不知人生本就是一场修炼。只有深谙其中道理的人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促使我们从容走自己的路,做自己喜欢的事。

千万别再负重而行

刘墉先生对人生的解释是:“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人生的恩恩怨怨,却能冷冷静静地化解,有一天终于顿悟,这就是人生。”

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哲人,寻求解脱之法。

哲人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肩上,指着一条沙砾路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扔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

过了一会儿,那人走到了头,哲人问有什么感觉。那人明白了生活越来越沉重的道理。当我们来到世界上时,我们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空篓子,然而我们每走一步都要从这世界上捡一样东西放进去,所以才有了越走越累的感觉。

于是那人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这沉重吗?”

哲人问他:“那么你愿意把工作、爱情、家庭、友谊哪一样拿出来呢?”

那人不语。

哲人曾说过:当你感到沉重时,也许应该庆幸自己不是总统,因为他背的篓子比你的大多了,也沉重多了。

人生路坎坷的时日居多,升学、工作、晋级、成家哪一个环节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大部分时间人在负重而行,领导同事的误会、工作上的摩擦、生活上的不如意都会令人难过,这时候,人就应该学会减压,将这些心理的负重抛开,轻装上阵,从容生活。

人生这么短,何必要让自己在名利之中折腾呢?攀比只会产生烦恼。开奔驰的未必感到潇洒,并肩漫步也许会另有一番幸福甜蜜。怎么样才是一个完整的家?不是豪华洋房,昂贵花苑;而是两个人共同建筑、共同守护的“城堡”!这座城堡,牵着手才能找到,幸福是因为互相依靠。“城堡”的大小不在于它的实际面积,而在于两人心里的感觉。感情这个地基打得越牢固,日久你就会越感到它的“宏伟”。

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应该学会缓解压力,以下建议仅供参考:

首先,要知道自己的目标。只要目标明确了,在行动上就不要发生动摇。人是需要精神支柱的,这个支柱是自己给自己树立的。有了这个心理上的强大动力,任何压力带来的疲惫和痛苦都是微不足道的。

其次,要会衡量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的斤两,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能做到什么。无望的追求是空谈,每个人的理想都应该是脚踏实地的,就像吃惯了素菜的人非要去享受牛排,那油汪汪的东西也许味道很诱人,但真吃到自己肚里,半生不熟的还真消化不了。

第三,要仔细分辨自己的欲望是不是合理的。这个世界归根到底是有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的,随意突破规范是要承担后果的。假如你的欲望是不善良的,是会给自己带来痛苦或给别人带来伤害的,就应该果断摒弃,把这种黑色的欲望压力消灭于无形。

第四,缓解压力要讲究方式方法,要给自己一个健康、美好的心态。世界美丽纷繁,充满了阳光和温情。要懂得去欣赏她、接纳她、追求她。一时的痛苦是过眼云烟,长久的快乐是成熟心态应得到的回报。不要迷失方向、不要为情所困、不要妄自菲薄、不要贪得无厌,好好把握自己手中的幸福,每一分钟都会成为你自己的宝藏。

寻找最大的麦穗

做一个会选择的人很重要。当你不知如何选择的时候,或者你手头的选择太多的时候,切莫呆在原地浪费时间,不如边走边选,以免你错过人生的精彩。

在一个大学结业典礼上,校长在致辞的结尾引用了一个寓言故事:

草原上,三只猎狗追逐着一只土拨鼠,而土拨鼠机灵地钻进一个洞穴;突然,从洞穴里窜出了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跳上了一棵树;三只猎狗紧追不舍,尾随而至;兔子在树枝上没站稳,掉了下来,正好砸晕了正仰头观望的猎狗;于是,兔子顺利逃脱。

故事讲完,台下许多学生便提出了各自的疑问:

“兔子怎么会爬树呢?一只兔子怎么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呢?”

“这些问题提得都不错,显示了故事的荒诞。”教授说完,沉默了好一阵;等学生们纷纷投来疑惑的目光时,他有些失望地说:“可是更重要的,你们却没有问——猎狗当初真正要追捕的是什么?土拨鼠哪儿去了?……”

还有一个小寓言故事:

有一位父亲带着三个孩子,到沙漠去猎杀骆驼。

他们到达了目的地。

父亲问老大:“你看到了什么呢?”

老大回答:“我看到了猎枪、骆驼,还有一望无际的沙漠。”

父亲摇摇头说:“不对。”

父亲以相同的问题问老二。

老二回答:“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骆驼,还有一望无际的沙漠。”

父亲又摇摇头说:“不对。”

父亲又以相同的问题问老三。

老三回答:“我只看到了骆驼。”

父亲高兴地点点头说:“答对了。”

一个人若想走上成功之路,首先必须有明确的目标。目标一经确立之后,就要心无旁骛,集中全部精力,勇往直前。

每一个人都希望找寻到各自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然而,在人生的道路上,阻碍人们走向成功的,往往不是艰难困苦,而是一路上太多的诱惑。在这些诱惑的左右下,渐行渐远,最终偏离了最初的人生规划,甚至南辕北辙,迷失了自己。

当然,仅仅有目标是不够的,还要坚持目标。大家都听说过黑瞎子掰玉米的故事——掰一穗丢一穗,它只顾贪多,最后走出玉米地时候,腋下只剩下一个玉米。

一个6岁孩子的母亲,希望她的孩子多才多艺。但是在给孩子报兴趣班的问题上犯了难。她总是拿不定主意,今天想让她学画,明天想让她学艺术体操,后天又想让她学习钢琴等等,因为没有具体可操作的目标,孩子渐渐长大,什么也学了一点,却样样不能够精通,在各方面都显得很平庸。

与此相反,她的邻居对待这种问题的思路却不一样。因为邻居的孩子最喜欢跳舞,父母便按照孩子的意愿去创造条件,而不管将来孩子能否成为舞蹈家。因为全家人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那个孩子最后果真进入了演艺界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一味地苛求最好最完满,最后得到的只能是遗憾。

人一生中精力旺盛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在追求目标的时候,许多人只是一味地追求新的目标,不管它是否适合自己,只要看到新的东西、新的目标就要追求,于是就非常盲目地把自己很多宝贵的时间都浪费了,所以我们在新的目标出现的时候,应选择最适当的目标,然后痛快地做出决定,做好取舍,把不重要的目标丢弃,从而全力以赴,直到成功,这也等于延长了生命。

苏格拉底的“如何寻找最大麦穗论”就是教我们如何选择的:在一块麦田里先走上三分之一的路,观察麦穗的长势、大小、分布规律,在随后的三分之一的田地里选定一个相对最大的,然后从容走完剩下的三分之一。即使在这三分之一里面还有更大的麦穗,按照规律来说也不至于令你太过遗憾了,总比一上来就匆匆选定,或者行程快结束了才胡乱抓一个更具有科学性,更能使人心安理得。

苏格拉底的“寻找最大麦穗理论”是选择的技巧,也是放弃的技巧。

带蜗牛去散步,领略生活的美

生活的意义,正如一杯清茶,越冲越香,越品越醇。喝茶刚入口时是苦涩,但经过细细品味,你就会体会到其中的香醇。

一个牧师在他的布道词里所讲的故事: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仍总是挪那么一点。

我催促它,我吓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我已经尽了全力!”

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真奇怪,为什么上帝要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好吧!松手吧!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待放慢了脚步,静下心来……

咦?

忽然闻到了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吹来,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

还有!我听到鸟声,我听到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美。

咦?

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

我这才想起来,莫非是我弄错了!

原来上帝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你找到你的蜗牛了吗?偶尔出去散散步吧!

有人怨天尤人,有人感叹世事变迁,那低低的话语中尽是对生活的厌恶,对人生的绝望,难道自己的生活就这样平庸吗?只要你能以平常心面对人生,进而发现生活中的美,你的人生就有无尽的价值。

漫步在幽深的小路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透过树阴,阳光在地上洒落无数碎石般的斑纹。微风拂过,扑面而来的是淡淡的花香,使人心旷神怡。仰天长望,白云掠过,几丝白云在轻轻地飘。哼一首无名的小曲,默念一首小诗。你感受到生活之美了吗?

在人生漫长的旅程中,我们会遭遇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困难,但也正是因此,生命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没有人希望自己的一生是在平淡无奇、庸庸碌碌中度过,那样似乎总觉得是枉来人间走一趟。那么,当挫折和困难要来点缀我们人生的时候,我们为何还要远避!

在你困难之际,一双双温暖的手会向你伸来,在你欢乐之际,一句句祝福会向你飘来,在你悲伤之时,安慰的话、贴心的话会抚慰你受伤的心……这都是你的幸福,这都是生活中的美啊!

生活本身是快乐的。何必因为一些事情而生气呢?遗忘它,放走它。用想像的方法,假设它是一只气球,被扎破后,慢慢缩小,“气”也随之飘到九霄云外。选择遗忘,一定能让自己感到舒服、放松。你的生活负担正在渐渐消失,你感受到了吗?

品味生活,在于抓住生活的空隙。一些不经意间发生的事情,往往会带来许多欢乐。

一寸光阴一寸金,今天的每分每秒都值得珍惜。因此,品味你眼前的每一刻,尽你可能地品味生活。偶尔的时候,不妨放慢前进的脚步,领着你的蜗牛去散散步,你就会领略很多在忙碌中错过的美景。

人究竟为什么而忙

如果你只是为了不闲着而去忙,只是为了向人表明自己“重要”而去忙,那么无非是自欺欺人罢了。

这里有一个与唐僧取经有关的寓言故事。

唐僧前往西天取经时所骑的白马本是长安城中一家磨坊里的一匹普通白马。此马本无什么出众之处,只不过一生下来就在磨坊里干活,身强体健,耐苦耐劳,且老老实实,从不捣乱。玄奘大师想:西天路途遥远,去时要当坐骑,回来时要负重驮经书,况且自己的骑术又不是很好,还是挑选一匹老老实实的马吧。选来选去,就选上了这匹磨坊里的普通白马。

这一去就是17年。待唐僧返回东土大唐时,已是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这匹白马也成了取经的功臣,被誉为“大唐第一名马”。白马衣锦还乡,来到昔日的磨坊看望老朋友。一大群驴子和马围着白马,听白马讲取经途中的见闻以及今日的荣耀,大家羡慕不已。

白马很平静地说:“各位,我也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有幸被玄奘大师选中,一步一步西去东回而已。这17年间,大家也没闲着,只不过你们是在家门口来回打转。其实,我走一步,你也在走一步,咱们走过的路还是一般长,也一样的辛苦。”

众驴子和马都不言语了。是啊,自己也没闲着啊,怎么人家就成了“成功之士”,有荣誉有地位,自己还是老样子呢?

我们不妨从其他角度来看这个故事。

作为白马,它并没有因为跟随玄奘大师功成而返而表现出洋洋自得、高人一等,相反,它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和其他的马一样在奔走,并且走的路程一样长。这样的胸怀固然值得我们去学习。

但是,其他的驴子和马的心态就没有可取之处了。每一个生灵的存在就一定有他的价值,玄奘大师取经只能带去一匹马,如果它们因为自己不能成为幸运儿而自怨自艾,反倒连自己的本职工作也会受到影响。不妨像白马一样,只要在自己的位置上能够发挥最大的价值就可以了。

盲目的忙碌,最后收获的是茫然。如果我们不能实现太高的生活目标,那我们就应该量体裁衣,制订最适合自己的目标,然后实现自身的价值。

有的人有明确的目标,为成就一番事业而奋斗,而有的人身不由己,随波逐流,每日所忙都只是为了生存而已。大家一样的辛苦忙碌,谁也没闲着,甚至你比他还忙还累,可收获却大不相同。

当然,如何选定目标也很重要。一则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二则也要考虑到社会的发展趋势,争取能将自己的目标与社会的主流趋势结合起来。置身于哪种行业很关键,否则同样是忙碌,结果却会不同。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碌碌无为”,碌碌,忙得不可开交,但却是“无为”,太可怕了。很多时候我们恐怕都没有把“忙”真正地定义清楚。忙是什么呢?忙应该是在特定的时间段中朝着特定的目标进行连续不断地努力的生存状态。忙碌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充实,让我们将来回忆时觉得自己对得起时间、对得起自己。

人生待足何时足

人自懂事以来,便识得世间的种种需求和期待,以致街上熙熙攘攘,难得一见满足的表情。“人生待足何时足”,许多人怀有一显身手的想法,却以“待得如何如何”来搪塞自己,总希望有个满足的时候,到那时再寻身心的清闲,可是那时到底是何时呢?

古今多少豪杰志士,都在名利二字上消磨尽了。眼前的众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升斗小民看不破“利”字,正如英雄豪杰放不下“名”字一般。因此,蝇营狗苟,竞志斗才,却不知名利自己到底可保留多久?

名加于身,满足是什么?利入于囊,受用的又有多少?名如好听之歌,听过便无;利如昨日之食,今日不见。而求取名利时,却殚智竭虑,不得喘息。快乐并不在名利二字,以名利所得的快乐求之甚苦,短暂易失。所以,智者看透了这一点,宁愿求取心灵的自由祥和,而不愿成为名利的奴隶。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朋友说正为这一段时间老是做恶梦而痛苦。问及所梦内容,几乎全是梦见为了一点私利而与别人纠缠不休,甚至大打出手,好生苦恼。我便装做行家,为之解梦,劝他最近放下手中的生意,到处走走,躲一下“小人”,便可不再做恶梦。

朋友心中有事,自然不得清闲,即使在睡梦中也一样。而醒来时,更是驱赶此身,作无尽的追求。当时没敢与朋友直言,其实真正的“小人”是自己,是自己白日里老是想着为了蝇头小利去与人纠缠,所以才梦里不得安宁。如果整天为名利所累,万事扰心,不得安宁,即便物质生活上锦衣玉食,但精神压力不能排解,也只能悉苦万端。

古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当然是社会发展的润滑剂,但不可过于看重名利,过于为名利奔波不休。应正确对待名利,最好是“君子言利,取之有道;君子求名,名正言顺”。

当然,最好的活法还是淡泊名利。因为名字下头一张嘴,人要是出了名,就会招为嫉妒,受人白眼,遭到排挤,甚至有可能由此而种下祸根。正如古语所说:“木秀于林,风必吹之;堤高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而利字旁边一把刀,既会伤害自己,也可能伤害别人,小利既伤和气又碍大利。如果认为个人利益就是一切,便会丧失生命中一切宝贵的东西。

人生待足何时足?名利是无止境的,只有适可而止,才能知足常乐。其实心是人的主宰,名利皆由心而起,心中名利之欲无休止的膨胀,人便不会有知足的时候。欲望就像与人同行,见到他人背有众多名利走在前面,便不肯停歇,而想背负更多的名利走在更前面,结果最后在路的尽头累倒。知足者能看透名利的本质,心中能拿得起放得下,心境自然宽阔。

一个人如若养成看淡名利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他也就更易于找到乐观的一面。但许多人口口声声说将名利看得很淡,甚至做出厌恶名利的姿态,实际是内心中无法摆脱掉名利的诱惑而做出自欺欺人的姿态,未忘名利之心,所以才时时挂在嘴边。好作讨厌名利之论的人,内心不会放下清高之名,这种人虽然较之在名利场中追逐的人高明,却未能尽忘名利。这些心口不一的人,实际上内心充满了矛盾,但名利本身并无过错,错在人为名利而起纷争,错在人为名利而忘却生命的本质,错在人为名利而伤情害义。如果能够做到心中怎么想,口中怎么说,心口如一,本身已完全对名利不动心,自然能够不受名利的影响。那么不但自己活得轻松,与人交往也会很轻松了。

事实上,欲望就像与众人同行,见到他人背着众多的财物走在前面,便不肯停歇,而想背负更多的财物走在更前面,结果最后在路的尽头累倒,财物也未能尽用。若能及早明白心灵的满足才是真正的满足,也就不会为物欲所趋,过着表面愉快,内心却充满压力而紧张的生活。若到老时才因无力追逐而住手,心中感到的只是痛苦。在未老时就能明了这一点,必能尝到真正安闲的滋味。而不再像瞎眼的骡子,背上满负着糖,仍为挂在嘴前那块糖而奔波而死。真懂得生活情趣的人,绝不会把自己的生命浪费在永无止境的欲望之中,也不为无意义的事束缚自己的身心,随时都能保持身心最怡悦的状态,而不会做欲望的奴隶。

赢了世界又如

人活一辈子,不要太浮燥,就算你赢了世界又如何?该放下的都放下吧,不要为难自己,凡事别跟自己过不去!

待人接物以报宽厚态度最为快乐,因为给人家方便就是为自己以后打开了方便之门。善于领兵作战的将领,不逞其勇武;善于作战的人,不容易激怒;善于取胜的人,讲究战略战术,一般不与敌方正面交锋。所以必须懂得“真忍”的价值。

一天,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他上前一问,才知道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

只听买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

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施一礼说:“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不要吵啦。”

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

颜回说:“好。孔夫子若评你错了怎么办?”

买布的说:“我若错了输上我的脑袋。你错了呢?”

颜回说:“我若错了输上我的帽子。”

二人打着赌,找到了孔子。

孔子问明了情况,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哪!颜回,你输啦,把帽子取下来给人家吧!”

颜回从来不跟老师斗嘴。

他听孔子评他错了,就老老实实摘下帽子,交给了买布的。

那人接过帽子,得意地走了。

对孔子的评判,颜回表面上绝对服从,心里却想不通。他认为孔子已老糊涂,便不想再跟孔子学习了。

第二天,颜回就借故说家中有事,要请假回去。

孔子明白颜回的心事,也不挑破,点头准了他的假。

颜回临行前,去跟孔子告别。

孔子要他办完事即返回,并嘱咐他两句话:“千年古树莫存身,杀人不明勿动手。”

颜回应声“记住了”,便动身往家走。路上,突然风起云涌,雷鸣电闪,眼看要下大雨。颜回钻进路边一棵大树的空树干里,想避避雨。他猛然记起孔子“千年古树莫存身”的话,心想,师徒一场,再听他一次话吧,又从空树干中走了出来。他刚离开不远,一个炸雷,把那棵古树劈个粉碎。颜回大吃一惊:老师的第一句话应验啦!难道我还会杀人吗?

颜回赶到家,已是深夜。

他不想惊动家人,就用随身佩带的宝剑,拨开了妻子住室的门栓。

颜回到床前一摸,啊呀呀,南头睡个人,北头睡个人!他怒从心头起,举剑正要砍,又想起孔子的第二句话“杀人不明勿动手”。他点灯一看,床上一头睡的是妻子,一头睡的是妹妹。天明,颜回又返了回去,见了孔子便跪下说:“老师,您那两句话,救了我、我妻和我妹妹三个人哪!您事前怎么会知道要发生的事呢?”

孔子把颜回扶起来说:“昨天天气燥热,估计会有雷雨,因而就提醒你‘千年古树莫存身’。你又是带着气走的,身上还佩带着宝剑,因而我告诫你‘杀人不明勿动手’。”

颜回打躬说:“老师料事如神,学生十分敬佩!”

孔子又开导颜回说:“我知道你请假回家是假的,实则以为我老糊涂了,不愿再跟我学习。你想想:我说三八二十三是对的,你输了,不过输个帽子;我若说三八二十四是对的,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啊!你说帽子重要还是人命重要?”

颜回恍然大悟,“噗通”跪在孔子面前,说:

“老师重大义而轻小是小非,学生还以为老师因年高而欠清醒呢。学生惭愧万分!”从这以后,孔子无论去到哪里,颜回再没离开过他。

人生福祸相依,变化无常。少年气盛时,凡事斤斤计较,锱铢必究,这还有情可原。一个人年事渐长,阅历渐广,涵养渐深,对争取之事应看得淡些,凡事不必太认真,顺其自然最好。如果少年就能如此,那就可称得上少年老成了。

凡事不必太认真,如果太较真,你表现出一分敌意,他有可能还以二分,然后你则递增为三分,他又会还回来六分……把敌意换成善意,你会有多么大的收获。当“冤冤相报何时了”的双负,能成为“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双赢时,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吗?

对周围的环境、人事,假如你有看不惯的地方,不必棱角太露,过于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喜怒不形于色,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有首歌的歌词是如果失去了你,赢了世界又如何?同样,有时你争赢了你所谓的道,却可能失去更重要的,事总有轻重缓急之分,顶牛抬杠不养家,不要为了争一口气,而后悔莫及!

如果你的一生没有几件开心的事情,你的一天没有几声爽朗的笑声,那只证明你最不会活。

人活一辈子,需要的东西还真多。只有婴儿和老人活得最本真。婴儿刚生下来,还不会争、不会论、不会抢、不会夺,而老人已经和别人争过、论过、抢过和夺过了,现在他不得不躺在病榻上,身体衰弱得像一床棉絮,掐着手指数日子,生命进入了倒计时:“要什么荣华富贵,要什么功名利禄呢?只要让我活着,就好!”

可是,为什么年轻时我们不会明白、不会生活、不会将最宝贵的光阴用在最有意义的事情上,而只会较劲,杯弓蛇影,无限矫情?

相信我们在生活中都有过为琐事生气的经历,无非是为了争高低、论强弱,可争来争去,谁也不是最终的赢家。你在这件事上赢了某个人,保不齐会在另一件事上输给他,输输赢赢,赢赢输输。当你闭上眼睛和这个世界告别的时候,你和普天下所有的人是一样的:一无所有,两手空空。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才无愧于自己美好的生命。不要把时间耗在争名夺利上,不要总把“就争这口气”挂在嘴边。

真正有水平的人会把这口气咽下去,因为气都是争来的,你不争就没气,只有没气你才会做好事情,也只有没气你才会健康地活着,好生气的人容易生病。

我们可以从绝症患者的眼神中读到痛苦和绝望,也可以非常直观地读出他们求生的欲望。

如果你放在他们面前一座金山、一个显赫的位子、一个光荣的称号,他们一定不会感觉幸福,他们的最终愿望只是活着——健康地活着。哪怕住茅屋,哪怕吃糠咽菜,他们也一定不会觉得苦。可是,又有谁能满足他们这个愿望呢?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真正救得了他们!

一个绝症患者和一个健康人会争什么东西呢?他什么也不会和你争,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要死的人了,拥有什么和失去什么都会变得没有意义,他只乞求上苍,再给他一次机会,再给他一些时间,他一定好好地活,好好地过……

人活一辈子,不要太浮燥,就算你赢了整个世界又如何?

开心是一种生命的状态,是一种宁静的心情,是自己想开了的硕果,别人想争也是徒劳。开心让你忘记和别人争名利、论是非;和别人斗心眼儿、生真气;和别人抢位子、夺情感……开心给你一颗坦然的心,给你一个宽阔的视野,给你一个清醒的头脑,让你从忙着斗天、斗地、斗人,精心计算,日夜辗转中摆脱出来,让你明白自己的生活状态,让你明白自己一生到底需要什么,让你明白真正的幸福是什么,在何处,如何拥抱?

处处诱惑皆陷

诱惑就如吸毒一样,一旦染上,你就很有可能陷在那漩涡里无法自拔。诱惑是很吸引人的东西,但也如利剑一样可以伤人,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抵挡诱惑,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逃离陷阱。

我们每个人一生会遇到很多诱惑与陷阱。要么是我们被别人诱惑,要么我们去诱惑别人。其实每个人都经受不住诱惑,只是每个人被诱惑的底线不同。

有的人也许克制住自己潜在的欲望与内在的野心。有些人却很难管住自己,明知是泥塘,是深渊,也要往下跳。有了诱惑的第一步,当然就有陷阱。既然别人帮你得到了你想要,又期盼得到的物质与权力地位,你总的付出点什么吧,也要补偿别人什么。纵使别人不说,但你自己内心又有多少可以承受与接纳的底线?

无论你是诱惑别人,还是你迷惑你自己,找准本我最重要,不然到头来你会在诱惑的陷阱里麻痹与挫败。

据说,东南亚一带有一种捕捉猴子的方法非常有趣。当地人将一些美味的水果放在箱子里面,再在箱子上开一个小洞,大小刚好让猴子的手伸进去。猴子经不住箱子中水果的诱惑,抓住水果,手就抽不出来,除非它把手中的水果丢下。但大多数猴子恰恰不愿丢掉到手的东西,以致当猎人来到的时候,不需费什么气力,就可以很轻易地捉住它们。

其实,人又能比猴子高明多少呢?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无法抗拒诸如金钱、权利、地位的诱惑,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诱惑是个美丽的陷阱,落入其中者必将害人害己,无法自救;诱惑又是枚糖衣炮弹,无分辨能力者必定被击中;诱惑还是一种致命的病毒,会侵蚀每一个缺乏免疫力的大脑。

经不住金钱诱惑者,信奉金钱至上,金钱万能。说什么“金钱主宰一切”,“除了天堂的门,金子可以叩开任何门”等等。他们视金钱为上帝,不择手段去得到它。他们一边用损坏良心的办法挣钱,一边又用损害健康的方法花钱。钱越多的人,内心的恐惧越深重,他们怕偷,怕抢,怕被绑票。他们时时小心,处处提防,惶惶然终日,寝食难安。恐惧的压力造成心理严重失衡,哪里有快乐可言?其实,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应该取之有道,用之有方。金钱也并非万能,健康、友谊、爱情、青春等都无法用金钱购买。金钱是一个很好的奴隶,但却是一个很坏的主人,我们应该做金钱的主人,而不应该沦为它的奴隶。

落入权势诱惑之陷阱者,终日处心积虑,热衷于争权斗势,一朝不慎就会成为权力倾轧的牺牲品,永生不得翻身。结党营私,各树党羽,明争暗斗,机关算尽,到头来,算来算去算自己。过于沉迷权势的人,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处处阿谀奉承,事事言听计从,失去了做人的尊严,更不用说有什么做人的快乐了。

经不住美色诱惑者,流连忘返于脂粉堆中,醉生梦死于石榴裙下。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王侯将相的前程断送在声色之中。君不见,李隆基因了一个杨玉环,终日不理朝政,最终导致权奸作乱,好端端一个开元盛世倾刻间土崩瓦解。吴三桂为了一个陈圆圆,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留下千古骂名。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世界的游戏规则也是相同的,有得有失。当你接受一种诱惑时,随之而来的就是某些变故与失落,你一定要考虑好,诱惑背后是什么?对你的未来是永远的平坦,还是暂时的辉煌。

这个世界太浮躁,有太多的诱惑,一不小心就会掉入这个美丽的陷阱。所以,为人一定要坚守本分,拒诱惑于门外。

不与人比,做好自己

俗话说:“知足常乐。”做人首先要满足,然后再抱着友善的态度和别人比,比学习,比进步,而不是比享乐,只有这样才能共同进步,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乐趣。

有一项调查表明,95%的都市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感,在一生之中几乎所有人都会有怀疑自己的时候,感到自己的境况不如别人。

这是为什么呢?潜藏在人心中的好胜心理、攀比心理是这一问题的根源。我们总把他人当作超越的对象,总希望过得比别人好,总拿别人当参照物,似乎没有别人便感觉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于是乎,工作上要和同事比,比工资,比资格,比权力;生活上要和领居比,比住房,比穿着,比老婆,就连孩子也不能放过,也成了比的牺牲品,“我的孩子班里学习第一名,比你的儿子强”,洋洋得意者说。既然是比,自然要比出个高下,比别人强者,指高气昂,夜郎自大。不如别人者便想着法子超过他,实在超不过便拉别人后腿,连后腿也拉不住者便要承受自卑心理的煎熬。

如果我们能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和别人比较,不如别人时便积极进取,争取更上层楼;比别人强时便谦虚谨慎,乐观待人,岂不更好?

事实上,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们不可能在任何方面都比别人强。太要强的人,一味和比自己强的人比,结果由于心灵的弦绷得太紧了,损耗精神,很难有大的作为。雨果在《悲惨世界》中说:“全人类的充沛精力要是都集中在一个人的头颅里,全世界要地都聚集于一个的脑子里,那种状况,如果延续下去,就会是文明的末日。”俗话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也都有自己的短处,一个人只要在自己从事的专业领域中有所成就便不虚此生。千万不要看到别人的一点长处就失去心理平衡。每一个人把自己做好是最重要的,最好不要与别人比高低,比大小。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就像人的手指,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它们各有各的用处,各有各的美丽,你能说大拇指就比小拇指好吗?

一味和别人比是件不聪明的事,因为即便胜过别人,又会有“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的危险。古人云:“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生活中也确实是这样,如果一个人太冒尖,在各方面胜过别人,就容易遭到他人的嫉妒和攻击,而与世无争者反而不会树敌,容易遭人同情,所以说“人胜我无害,我胜人非福”。

其实,最好的处世哲学还是不与人比,做好你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干嘛要和别人比呢?如果心里难受,实在要比的话,倒不如把自己当作竞争对手,和昨天的自己比,明天和今天比,一天比一天充实,一年比一年长进,这样既不会沾惹是非恩怨,自己还能更上层楼,何乐而不为呢?当然,比也并非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它在形成竞争,推进社会前进中有不可磨灭的作用。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如果大家都不争先,都去争“后”,那么社会如何发展进步呢?

欲望太多心难静

欲望就像是一条锁链,一个牵着一个,永远都不会满足。我们每个人都有欲望,但欲望太多了,人就会变得疲惫不堪,更无法静下心来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所以,欲望是需要控制的,幸福的人是知道控制自己内心欲望的人,这样才不会被欲望牵着鼻子走。

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社会,这是一个欲望膨胀的年代,人们的心里总是塞满欲望和奢求。追名逐利的现代人,总是奢求要穿高档名牌,要吃山珍海味,要住洋房别墅,要开宝马香车。他们的一切都被欲望支配着。

法国杰出的启蒙哲学家卢梭曾对物欲太盛的人作过极为恰当的评价,他说:“十岁时被点心、二十岁被恋人、三十岁被快乐、四十岁被野心、五十岁被贪婪所俘虏。人到什么时候才能只追求睿智呢?”的确,人心不能清净,是因为欲望太多,欲望的沟壑永远填不满,人心永不知足,没有家产想家产,有了家产想当官,当了小官想大官,当了大官想成仙……精神上永无宁静,永无快乐。

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想得到一块土地,地主就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太阳落山前,他是跑回来了,但人已精疲力竭,摔个跟头就再没起来。于是有人挖了个坑,就地埋了他。牧师在给这个人做祈祷的时候说:“一个人要多少土地呢?就这么大。”

人生的许多沮丧都是因为你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其实,我们辛辛苦苦地奔波劳碌,最终的结局不都是只剩下埋葬我们身体的那点土地吗?伊索说的好:“许多人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拥有的也失去了。”这可以说是对得不偿失最好的诠释了。

其实,人人都有欲望,都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都希望丰衣足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这种欲望变成不正当的欲求,变成无止境的贪婪,那我们就无形中成了欲望的奴隶了。在欲望的支配下,我们不得不为了权力,为了地位,为了金钱而削尖了脑袋向里钻。我们常常感到自己非常累,但是仍觉得不满足,因为在我们看来,很多人比自己的生活更富足,很多人的权力比自己大。所以我们别无出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在无奈中透支着自己的体力、精力与生命。

我们扪心自问一下,这样的生活,能不累吗?被欲望沉沉地压着,能不精疲力竭吗?静下心来想一想,有什么目标真的非得让我们实现不可,又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用宝贵的生命去争取?朋友,让我们斩除过多的欲望吧,将一切欲望减少再减少,从而让真实的欲求浮现。这样,你才会发现真实的,平淡的生活才是最快乐的。拥有这种超然的心境,你做起事来就能不慌不忙、不躁不乱、井然有序。面对外界的各种变化不惊不惧、不愠不怒、不暴不躁。而对物质引诱,心不动,手不痒。没有小肚鸡肠带来的烦恼,没有功名利禄的拖累。活得轻松,过得自在。白天知足常乐,夜里睡觉安宁,走路感觉踏实,蓦然回首时没有遗憾。

古人云:“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当年陶渊明荷锄自种,嵇康树下苦修,两位虽为贫寒之士,但他们能于利不趋,于色不近,于失不馁,于得不骄。这样的生活,才是人生的极高境界!

人生好像一条河,有其源头,有其流程,有其终点。不管生命的河流有多长,最终都要到达终点,流入海洋,人生终有尽头。活着的时候,少一点儿欲望,多一点快乐,有什么不好?

不为虚名所累

别为虚名所累,勇敢地面对一切。

虚名不是虚荣,虚荣是一种内心的虚幻荣耀感,会使人脱离现实看世界;而虚名是别人加给他的一种名誉。一般来说,名与实是相符的,一个人的名声和他实际所做出的贡献是相等的。但是,有些人获得了名誉之后,就不再发展自己的才能,也不再做出自己的贡献,这种名誉就和实际渐渐地不相符合了,也就成了虚名。

虚名会使人放弃努力,沉睡在他已经取得的名誉上,不思进取,最后将一事无成。王安石名篇《伤仲永》的故事,说的就是被虚名所误的人生教训。

仲永小时候是个神童,过目不忘,能吟诗做赋,被人称颂,成为一时的名人。可是在他成名之后,沉醉在虚名之下,不再刻苦努力学习,渐渐地长大成人之后,他就和一般人一样了。他的那些天赋、才能也都离他而去了,一生无所作为。这就是虚名可以毁掉人生的例子。

一位作家朋友,极看重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得了肝病,不愿告诉别人,也不去诊治,将病情当秘密一样守护,惟恐自己给人留下一个弱者的印象,结果到了挺不住的那一天已经晚矣,被人送进医院不到两个月便与世长辞,年龄不过四十三岁。可以说,他是为虚名而死的。

有个女人叫冯艳,曾是一位拥有数处豪宅、开着凌志车出入的款姐,她一掷千金的豪爽大方引得众人的惊羡,也为她自己赢得了“富贵侠女”的美誉。然而,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冯艳突然悄声匿迹,她的豪宅和名车也都易主。一个千万富姐缘何突然一贫如洗了呢?

冯艳与丈夫李刚结婚时,李刚还只是一个被人瞧不起的某化工厂的临时工。为了与李刚结婚,父母都与她断绝了关系。为此,冯艳发誓一定要挣回面子。几年之后,冯艳终于等来了艳阳天。李刚果然大发了,成了房地产老板,身价千万。

丈夫有出息了,冯艳觉得应该挣回面子。她对丈夫说:“咱们结婚的时候,婚礼办得太寒酸了,我一直在人面前抬不起头。你要是真想给我挣回面子,就给我补办一个风风光光的婚礼!”丈夫二话没说,一口答应了。冯艳在一家豪华大酒店补办了一场隆重气派的婚礼。那天的酒席一共摆了46桌,迎亲车队是清一色的高档豪华进口轿车,省电视台一位主持人为他们主持了婚礼。冯艳的父母终于放弃成见,满面春风地出席了女儿的婚礼。

爱慕虚荣使冯艳的胃口越来越大。她要求当了房地产开发商的丈夫每盖一片楼,都要留下一套自住宅。短短四五年的时间,他们就拥有了11套住宅。每次和朋友一起聚会时,冯艳都慷慨买单,给服务员的小费——出手就是四五百。有一次聚会,冯艳的一位好朋友被小偷割了包,丢失了两千元现金和一部手机,沮丧得没有心思唱歌。冯艳听说后,当即打开包甩给她一杳钱说:“不就是两三千块钱吗?我补偿你的损失!”冯艳的豪爽、大方和仗义,使她在圈子里赢得了“富贵侠女”的美誉。然而,在丈夫眼里,妻子变得越来越让他不可理解,越来越让他反感。昔日纯真的冯艳,仿佛变成童话故事中的那个不断向小金鱼索要财宝、贪得无厌、俗不可耐的渔婆。终于,两人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离婚之后,冯艳好不容易挣来的面子又没了,她一下子从无限风光的顶峰跌落了下来。但她把面子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她不能让人们看她的笑话,她要不惜一切代价把丢失的面子挽回来。这样,她陆续卖掉了从前夫那里得来的6处房产和豪车来维持富姐的面子,最后甚至连手机也卖掉了。

本来,冯艳如果不是为了面子,靠着几处房产下辈子的生活也完全不用担心。可是,就是为了保住面子,她丢了婚姻,丢了仅有的财产,甚至还执迷不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

冯艳这样的情况,当然属于个别极端的例子。

名誉毕竟是人的身外之物,虽然很重要,但是,人的生命更重要。为了追求身外之物的名誉,而影响、损害、甚至送掉性命,就是舍本逐末。我们社会上有很多人,他们常常在这种名誉下,生活得很苦很累,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总是想着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这就像给自己带上了名誉的枷锁,失去了生活的自由,也失去了生命的本真。

不为虚名所累,就是一切以人为本,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该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就不要被眼前的花环、桂冠挡住了前面的道路,你应该毫不犹豫地抛开这一切身外之物,走自己的路,干自己的事,不因小成就妨碍自己的大成功,这样,才能使你获得真正的荣誉。

不为他人而活

别为他人而活,幸福是自己的感觉。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所追求的应当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并不是为了他人而活。如果你追求的幸福是处处参照他人的模式,那么你的一生都会悲惨地活在他人的价值观里。

生活中的我们常常很在意自己在别人的眼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因此,为了给他人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我们总是事事都要争取做得最好,时时都要显得比别人高明。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人们往往把自己推上一个永不停歇的痛苦的人生轨道上。

事实上,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一定要压倒他人,也不是为了他人而活。人活在世界上,所追求的应当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对自己的爱惜。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一个人是否实现自我并不在于他比他人优秀多少,而在于他在精神上能否得到幸福的满足。只要你能够得到他人所没有的幸福,那么即使表现得不高明也没有什么。

有一个叫珍妮的女人,她喜欢弹钢琴,每天都会弹上一段时间,尽管她的水平很一般。有一天下午,珍妮正在弹钢琴时,七岁的儿子走进来说:“妈,你弹得不怎么高明吧?”

不错,是不怎么高明。任何认真学琴的人听到她的演奏都会选择回避,不过珍妮并不在乎。多年来珍妮一直这样不高明地弹,弹得很高兴。

珍妮也喜欢不高明的歌唱和不高明的绘画。从前还自得其乐于不高明的缝纫,后来做久了终于做得不错。珍妮在这些方面的能力不强,但她不以为然。因为她不是为他人而活,她认为自己有一两样东西做得不错,其实,任何人能够有一两样做得不错就应该足够了。

从前一位绅士或一位淑女若能唱两句,画两笔,拉拉提琴,就足以显示身份。可是在如今竞相比拟的世界里,我们好像都该成为专家——甚至在嗜好方面亦然。你再也不能穿上一双胶底鞋在街上慢跑几圈做健身运动。认真练跑的人会把你笑得不敢在街上露面——他们每星期要跑30公里,头上缚着束发带,身上穿着昂贵的运动装,脚上穿着花样新奇的跑鞋。不过,跑步的人还没有跳舞狂那么势利。也许你不知道,“去跳舞”的意思已不再是穿上一身漂亮服装,星期六晚上陪男友到舞厅去转几圈。“跳舞”是穿上紧身衣裤,扎上绑腿,流汗做六小时热身运动,跳四小时爵士音乐课。每星期如此。

你在嗜好方面所面对着的竞争,很可能和你在职业上所遭遇的问题一样严重。“啊,你开始织毛线了,”一位朋友对珍妮说,“让我来教你用卷线织法和立体织法来织一件别致的开襟毛衣,织出十二只小鹿在襟前跳跃的图案。我给女儿织过这样一件。毛线是我自己染的。”珍妮心想,她为什么要找这么多麻烦?做这件事只不过是为了使自己感到快乐,并不是要给别人看以取悦别人的。直到那时为止,珍妮看着自己正在编织的黄色围巾每星期加长五至六厘米时,还是自得其乐。

从珍妮的经历中我们不难看出,她生活得很幸福,而这种幸福的获得正在于她做到了不为了向他人证明自己的优秀而有意识地去索取别人的认可。改变自己一向坚持的立场去追求别人的认可并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这样一条简单的道理并非人人都能在内心接受它,并按照这条道理去生活。因为他们总是认为,那种成功者所享受到的幸福就在于他们得到了我们这个世界大多数人的认可。

人们曾一度耽于一些幻想。假定你确实希望从他人那儿得到认可,更进一步假定得到这种认可是一种健康的目标,脑子里装满这种假定后,你就会想到,实现你的目标的最好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呢?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你的脑子里就会想像你的生命中有这样一个似乎获得了大多数人认可的人。这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怎样行事呢?他吸引每个人的魅力何在呢?你的脑中这个人的形象也许就是一个坦率、不转弯抹角的人,也许就是一个不轻易苟同他人意见的人,也许就是一个实现了自我的人。不过,出乎意料的是,他可能很少或没有时间丰寻求他人的认可。他很可能就是一个不顾后果实话实说的人。他也许发现策略和手腕都不如诚实正直重要。他不是一个容易受伤的人,而是一个没有时间去想那些巧舌如簧和将话说得很有分寸之类的雕虫小技的人。

这难道不是自嘲吗?似乎得到了生命中最多认可的人却是从不为他人而活的人。

下面的这则寓言也许很能说明问题,因为幸福无须寻求他人的认可。

一只大猫看到一只小猫在追逐它自己的尾巴,于是问:“你为什么要追逐你自己的尾巴呢?”小猫回答说:“我了解到,对一只猫来说,最好的东西便是幸福,而幸福就是我的尾巴。因此,我追逐我的尾巴,一旦我追逐到了它,我就会拥有幸福。”大猫说:“我的孩子,我曾经也注意到这些问题。我曾经也认为幸福在尾巴上。但是,我注意到,无论我什么时候去追逐,它总是逃离我,但当我从事我的事业时,无论我去哪里,它似乎都会跟在我后面。”

获得幸福的最有效的方式是不为别人而活,是避免去追逐它,是不向每个人去要求它。而是做好自己,通过这些,你就能得到更多的认可。

当然,你绝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同意或认可你所做的每一件事,但是,一旦你认为自己有价值,值得重视,那么,即使没有得到他人的认可,你也绝不会感到沮丧。如果你把不赞成视作是生活在这一星球上的人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的非常自然的结果,那么你的幸福就会永远是自己,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人人都应该为自己而活。

放纵自己等于自己

在《礼记》一书中早有记载:“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人生在世,苛求自己,往往活得太累,而放纵自己,容易误入歧途。随“心”所欲的结果,肯定是伤痕累累。为逞一时之快而以事后的痛苦为代价,实在是划不来。总之,任何事情都要讲究个度,要学会自制,千万别放纵自己。

生活中小事无度,则会伤身。比如适量饮酒,活血化於,失度则伤肝;适时睡眠,除困解乏,过度则精神倦怠;言多必失,食多必胖。

人生如果放纵自己,没有自制力,则会伤“心”。业余搞点爱好,利于放松,可如果失度,则会玩物丧志;工作上相互竞争可以相互促进,失度则会相互攻击,变友为敌。

2000年小布什击败戈尔成功当选为美国总统。而这位新任的美国总统,年轻时候却是放荡不羁,缺乏自制力的“坏”青年。

学生时代的布什,学习成绩一般,但对于吃喝玩乐他却样样在行。平时他整天与“狐朋狗友”四处游荡,无所事事。他最大的喜好是开着自己那辆哈雷·戴维斯摩托车,带着时髦女孩,在大街上飙车。除此之外,每天晚上,他总是泡在各色舞厅里,不到深夜不会回家,而且每次都是醉醺醺的。

老布什看儿子如此不济,多次谆谆教导,但是,小布什总把父亲的话当耳旁风,依然故我。

直到有一天,一个很特别的姑娘出现在他面前,她的美丽和纯洁瞬间打动了“花花公子”。在这位姑娘的影响之下,小布什警醒了,他慢慢克制住自己的放纵行为,发奋努力,投入政界。经过一番比拼,他终于成就了自己的辉煌,登上了总统的宝座。

自制是一种美德,节制是一种策略,恰到好处的适度,是身心健康的前提。民间有这样一个有关生活有度而能长寿的传说:

在泰山脚下有一块“三笑石”。传说从前有三位百岁老翁,经常在这块石头前锻炼身体,他们个个神采奕奕,精神矍铄。有人问他们长寿的秘诀。

甲说:“饭前一盅酒。”

乙说:“饭后百步走。”

丙说:“老婆长得丑。”

三人说完哈哈大笑,“三笑石”因此得名。

三位寿星的养生秘诀十分简单,却耐人寻味。饭前适量饭酒可以开胃,饭后适当运动有助消化,而老婆丑则可能会像苏格拉底所说:“老婆丑,可能会成为一个哲学家”。

培根说:“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为了幸福生活,一定要学会节制,因为放纵自己就是自杀。

压力乃都市人的致命伤

花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烈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强弹了一个它不能胜任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

——泰戈尔

压力,这个自诩为前进动力的孪生姐妹,已成了都市人的致命伤,它严重影响了都市人的生活质量。一个女中学生因不能学习的重负而离家出走,某企业老总因再也无法承受整天的员工讨工资,银行讨贷款,老婆闹离婚的生活而跳楼自杀的。生活的压力太大,以致他们无法承受,所以最终才走上了绝路。

现在都市人在充分体验高科技成果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愉悦的同时,也正忍受着它带给人们的巨大压力。在“时间就是效益”,“时间就是金钱”等类似观念的感召下,人们与时间赛跑,丝毫不敢怠慢地填满每一分每一秒,忙工作,忙进修,忙休闲,连吃饭都分秒必争,去吃快餐。在这样的快节奏生活下,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生活压力等一齐向人们袭来。身强力壮,承受力大者,挺身憋气,强自为之;心理素质差,承受力弱者,恐慌、失眠。

人不能没有压力,但压力不是越多越好。我们应一分为二地看待压力,应该看到它在督促人们前进中的作用。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压力的承受极限,即阈值,超过这个极限,如不能及时排解,就要出问题。现代都市人压力普遍已超过压力的警界线,许多人甚至于已经超过阀值,这也正是心理医生日益红火的原因。当然,如果压力太小或没有压力,人们就会失去动力,不思进取。俗话说:“人要逼,马要骑”。每个人应根据自身条件,把压力维持在最佳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临压不惧,真正体验快乐生活。

你有多久没有躺卧在草地上,凝望苍穹,望天空云卷云舒,看夜空繁星闪烁了?你有多久没有亲近大地,观草木荣衰了?你有多久没有陪家人朋友共享一顿丰盛的烛光晚餐了?很久了吧?

在强大的压力之下,都市人每天总是忙、忙、忙,越忙碌,就越觉得生活茫然。不知为何要这么忙,却又是忙、忙、忙。于是,盲目、忙碌、茫然,成天游来荡去,累了、烦了,却还是摆脱不了。忙碌仿佛成了一种惯性,而一旦脱离了这种惯性,整个人又似没有了魂的幽灵,整天晃来荡去不知所措。偶尔工作的余暇有片刻的松懈,又仿佛是偷来的快乐,不敢受用。

加班加点工作在我们这个社会已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大家工作都太累了,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享受生活中的其他乐趣。其实,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应该学会放下压力,只有放下压力,才能领略花朵的灿烂,聆听优扬的琴声,体味幸福的生活。

责任的包袱有多重

歌德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生活中,常常听有人抱怨到活得太辛苦,压力太大,其实,这往往是因为我们在没有衡量清楚自己的能力、兴趣、经验之前,便给自己在人生的各个路段设下了过高的目标,这个目标不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制定的,而是和他人比较制定的,所以每天为了完成目标,不得不背着责任的包袱去生活,不得不忍受辛苦和疲惫的折磨。

人首先要为自己负责任。有的人不看实际情况,要求自己必须考上名牌大学,必须学热门专业,认为这是自己的责任,只有这样才算完美人生。许多大学毕业生不愿去基层,不愿去艰苦地区,就是因为他们人生的背篓中背负着太多的“责任”。这种以个人为出发点的个人抱负,已褪变为一个包袱压在身上,让人喘不过气来,可有人却乐此不疲。

人们常说:“什么事都归咎于他人是不好的行为。”但真的是这样的吗?许多人动不动就把错误归咎于自己,其实这也是不正确的观念。比如说有的人因孩子学习不好而整天苦恼,因孩子没考上大学而内疚。只要自己尽力去为孩子做该做的一切了,因为其他原因而落榜,怎么能把责任归到自己身上呢?再者说,塞翁失马又焉知非福呢?指不定孩子能在其他方面有成就呢。

了解自己,做你自己,就不必勉强自己,不必掩饰自己,也不会因背负太重的责任包袱而扭曲自己。如此,就能少一些精神束缚,多几分心灵的舒展,就少一点自责,多几分人生的快乐。

有的人对自己和社会格格不入的个性感到相当烦恼,可是后来把它想成:这种个性是与生俱来的,是上天所赐予的,并非自己努力不够。这样一想,也就不再责备自己,不再烦恼了。

生活中有许多人抱怨生活烦闷,在感到人生不顺的时候,应该让自己明智一点,不要用“高标准”去为难自己,卸掉自己背负的沉重包袱,不再折磨自己。

歌德曾经说过:“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只有认清了在这个世界上要做的事情,认真去做自己喜爱的事,我们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知道自己的责任所在,并背负了适合自己的责任包袱,我们就能体会到人生旅途的快乐。


转自今日头条优质自媒体
免责声明:转载无任何商业目的,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4-11-27 03:44 , Processed in 0.12005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