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言 查看内容

不以一眚掩大德

2020-8-12 14:05| 发布者: zxw88| 查看: 488| 评论: 0

摘要:   这句话是秦穆公说的,出自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句中的 “眚”本指的是眼睛上障蔽视线的白斑,引申是过失、错误。“以”是因为;“德”是德行、功德、贡献。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因为一时 的过失,就掩盖了人 ...
  这句话是秦穆公说的,出自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句中的 “眚”本指的是眼睛上障蔽视线的白斑,引申是过失、错误。“以”是因为;“德”是德行、功德、贡献。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因为一时 的过失,就掩盖了人家的大功劳。强调要全面地评价一个人。
 
  春秋时期,诸侯各国之间战事频繁。有一年,秦国与晋国联合起来进攻郑 国,很快就包围了郑国的都城,郑国万分危急。
 
  在这危在旦夕的情况下,郑国的国君起用了老臣烛之武,让他到秦军中去 谈判。烛之武冒着危险来到秦军中,他终于说服了秦穆公。秦军与郑国签订和 约,单方面撒军,并派了三位将军去替郑国守城。
 
  晋国与秦国的联军就这样没费一枪一弹被外交谈判瓦解了,晋国虽对秦国 不满,但也无可奈何,也就只好撤军了。
 
  秦国所派的守城的三位将军,实际上是秦军的间谍。他们是假装替郑国守城,实际是作为秦军的内应。所以在一年多以后,他们就派人回国送情报说, 他们已经掌管了郑国都城北门的钥匙,完全可以派兵来偷袭,很容易就能占领 郑国的都城。
 
  秦穆公自然高兴,就派兵去偷袭郑国。
 
  没料到秦国军队刚到了滑地,就被郑国的一位商人发现了,这位爱国而机智的商人叫弦离。他一面派人回国报吿,一面带着礼品,假装奉国君命令去秦军中慰劳军队,告诉对方,郑国已经准备好了。在这情况下,秦军阴谋敗露, 只好撤军。
 
  晋国对上次秦国不同自己商量,私自单方面撤军就很反感。这次秦国又 单独去偷袭郑国,自然就更有意见。于是就借故对秦国发动了战争。经过一番 战斗,晋军在殽山大败秦军。秦军全军覆没,连三个指挥官孟明、西乞、白乙都被活捉了。
 
  这时的晋国是晋襄公执政,他的母亲叫文贏,是秦国人。在文贏 的说情下,晋襄公宽恕了被俘的三位将军,把他们放回了秦国。
 
  在三位被俘的将军回国的时候,秦穆公亲自去迎接他们。一见面,那三位将军就赶忙检讨,承认自己没有把工作做好,可是秦穆公却悲痛地哭了起来。 他自责地说:“我后悔没有听某些大臣的劝告,让你们受到委屈了,这都是我 的过错啊!你们三位有什么过错呢?请你们放心吧,我不能因为一次过错就掩盖你们的功劳(原文是‘不以一眚掩大德’)啊! ”说完,显得非常懊丧。
 
  这番话说得三位军官的心里很温暖,他们的担心没有了,相反,为秦穆公对他们的理解而深受感动。
 
  “不以一眚掩大德”后来就成为了一句名言,说的是要全面看一个人,不 因为人家一时的过失,就掩盖了他的功绩。
 
  世间,任何人都不可能绝对正确,永远正确,不可能一点过失也没有, 如果只抓住人家的某一时期或某一方面的缺点或过失就全盘否定一个人,那自然是很容易做到的,也显然是很片面、很不公平的。评价一个人,应当实亊求 是,功是功,过是过;不要因过失就看不到,或否定其功劳;不要因其生活上某方面的缺点就否定他的大节。我们读司马迁的《史记》,觉得他所写的人物 传记在功过的评说上能使人信服,就是因为他能较全面而正确地评价历史人 物。评价历史人物是这样,在平曰的生活中看待人也应当这样,如果真能按照 这种观点来看人,那么我们就能很好地处理人际之间的关系,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少一些苛责和挑剔,就会使人际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4-11-25 15:33 , Processed in 0.08992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