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故事 查看内容

乾隆皇帝长寿的三大法宝

2020-7-25 09:07| 发布者: zxw88| 查看: 470| 评论: 0

摘要:   我国自秦至清共有封建皇帝259位,其中可查出生卒年月的有209位,但平均寿命只有39.2岁。其中活到70岁以上的长寿皇帝仅有8人,他们分别是:汉武帝刘彻,寿70;梁武帝萧衍,寿80;唐玄宗李隆基,寿78;武后则天大皇帝 ...
  我国自秦至清共有封建皇帝259位,其中可查出生卒年月的有209位,但平均寿命只有39.2岁。其中活到70岁以上的长寿皇帝仅有8人,他们分别是:汉武帝刘彻,寿70;梁武帝萧衍,寿80;唐玄宗李隆基,寿78;武后则天大皇帝,寿81;宋高宗赵构,寿81;元世祖忽必烈,寿80;明太祖朱元璋,寿71;清高宗乾隆,寿89。可见,在中国历代皇帝中,乾隆为长寿之冠。

  乾隆帝生于1711年9月25日,卒于1799年2月7日,号长春居士、信天主人,又称古稀天子、十全老人。他中青年时代体格健壮,视力极好,走起路来坚定挺拔,晚年虽有“痔血”及尿频之患,但总体上相当健康,终生未用眼镜,87岁时还能外出狩猎,临终前不久尚能读书写字。

  乾隆帝对自己能够长寿十分得意,他在自己的“七旬万寿”时,特撰写《古稀说》,并喜刻印章,自称“古稀天子”。到80岁时,更觉自己“仰荷天眷,至为深厚”,“不特云稀,且自古所未有也”。于是,又刻“八征耄念之宝”,御制《八征耄念之宝记》,以抒发自己春风得意、踌躇满志之情思。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到承德避暑山庄朝见乾隆帝后,对乾隆作了这样的描述:“观其风神,年虽83岁,望之如60许人,精神矍铄,可以凌驾少年;饮食之际,次序规则,严其肃,殊甚惊异。”

  按照常理,封建社会的皇帝地位至高无上,普天之下皆为皇室所有,一般都拥有三宫六院,纳妾招妃,声色犬马,过着纵欲无度的糜烂生活,因而夭折者多,长寿者少。那么为何乾隆帝独独能够长寿、尽其天年呢?

  清宫医案研究专家认为,乾隆长寿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注重体育锻炼,喜欢狩猎,并遍游名山大川;二是生活有规律,节饮食,慎起居;三是长期对症服用长寿药。

  早在康熙时期,康熙帝就经常出巡旅游。据史书记载,活了69岁的康熙皇帝曾六次巡视江南,行至江苏、浙江,览遍大江南北的名胜古迹。四次出巡塞外,驻跸多罗诺尔、克鲁伦河、狼居胥山和索岳尔济山。四次登临佛教圣地五台山,领略北国风光。并且登泰山,祀东岳,西幸太原和西安。

  一心效法祖父的乾隆帝也六下江南,巡察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苏州和杭州,在大运河上泛舟赋诗,被人们传为佳话。

  皇帝出巡,虽然可以骑马、坐轿,且前呼后拥,后勤供应一路有充足的保障,但在当时的物质和交通条件下,旷日持久的跋山涉水、鞍马劳顿,也是够辛苦的了。这种辛苦的磨练对身心健康自然大有好处。笔者算了一笔帐:乾隆六次下江南,共费时666天,平均每次111天,如此长时间地外出远游,自然要有强健的身体,同时也能大大促进身心健康。

  此外,同祖父一样,乾隆帝也非常喜欢射猎。康熙五十八年,康熙帝曾对自己的近侍卫诸臣说:“朕自幼至老,凡用鸟枪弓矢,获虎一百三十五,熊二十,豹二十五,猞猁狲十,麇鹿十四,狼九十六,野猪一百三十二,哨获之鹿,凡数百。其余射获诸兽,不胜记矣。又于一日内射兔三百一十八。”

  如此大规模的狩猎活动,无疑大大增强了康熙及皇室成员的体质。康熙帝不但热衷于骑射,以增强身体体质,还将骑射定为“祖制”传承下去,要求后辈要做“马上天子”。可见,眼光远大的康熙帝不仅把骑射视为一种锻炼身体、磨炼意志的重要途径,也视为增强国力、维持满族统治的必要条件。

  乾隆帝继承了其皇祖父喜欢骑射的传统。乾隆自幼喜欢巡游打猎,史称乾隆帝“善射”,九矢九中,体魄健壮,活了89岁。乾隆帝常在夏日接见武官后在宫门外较射,秋天出塞时亦复如此。射时均以三番为率,每番三矢,每发多中圆的,九矢可六七。已巳年十月,偶在大西门前射,九矢九中,钱麓惊为异事,乃作《圣射记》进呈,感叹“圣艺优娴”云云。

  除了加强体育锻炼,乾隆帝还爱好多样,精神生活丰富,这也正符合中医所强调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之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的道理。据史书记载,乾隆帝喜欢听音乐,经常要求乐工为其更换新曲,所谓“盼晴则月殿云开之曲”云云,可见他深谙音乐与健康的关系。 

网站公告X

【重大福利功能升级】

新增“底部联系直接跳转”功能...

点击查看详细说明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5-2-24 13:25 , Processed in 1.16650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