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感悟 查看内容

一位乡镇党委书记的工作感言:做服务“三农”的贴心人

2023-7-9 01:57| 发布者: zxw88| 查看: 301| 评论: 0

摘要: 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突出特色。近年来,为找准句容市后白镇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我实地走访合作社、企业和种植大户,通过交流座谈和分析思考,确立了“农业高质、服务都市”的发展导向,依靠人才引

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突出特色。近年来,为找准句容市后白镇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我实地走访合作社、企业和种植大户,通过交流座谈和分析思考,确立了“农业高质、服务都市”的发展导向,依靠人才引领、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发展精致农业,加速后白由农业大镇迈向农业强镇的步伐。


土地托管,农民当上“甩手掌柜”


后白是传统的农业乡镇,典型的半丘半圩地貌,有丰富的水田、水库等资源,为发展稻米产业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近几年,我们把稻米作为农业主导产业优先发展,创成省绿色优质水稻基地。


稻米产业如今已打响品牌,成为百姓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但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记得2014年,时任镇长的我到村里走访调研,当时村干部组织了几位农民代表参与座谈,其中一位说:“现在农民种田成本太高,我们也知道使用农机效率高,可小打小闹经营,投资一整套设备又不合算……大部分年轻人都到城里打工了,村里的撂荒田地也多了。”听了之后我很受触动,下决心改变现状,让农民种田赚到钱。


如何破解散户种田成本高的问题?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思考,我决定带领村民走“土地托管”之路。农户把田交由合作社管理,合作社提供“农资+劳务”服务,做好水稻从耕、种、管、收到销的全程服务。


做好农村工作,关键要打开突破口。干部带头,万事不愁。为此,我召集村“两委”班子开会,统一思想。但谁来挑头组建合作社呢?时任村“两委”干部的周道兵在会上当即表态:“张镇长,我愿意带这个头,领办合作社。”就这样,老周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在前期动员过程中,不少农户心存疑虑。为此,我决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将相关政策、模式、收益分配等进行详细解读。农户逐步认识到了“土地托管”的好处。第一年,老周将外出打工村民的闲置土地集中起来,约80亩土地统一规划种植,等到年末,村民们获得了土地分红。不用种地,还有钱拿,尝到了甜头后大家更乐意“交”出土地。第二年,老周管理的农田增加到285亩。到2018年,这个数字变成了2000亩。


正值春耕时节,我走进合作社大田现场,看到一台台大型机械翻滚着巨大的齿轮,在田野里来回奔跑,农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过去农户自己经营,每亩水稻的种植成本在800元左右,且粮食产量和价格没有任何保障。土地托管后,合作社按优惠价批发农资,机械化耕作,每亩地成本大约能降低10%,产量约增加15%。这一降一增之间,村民与合作社都有利可图,实现了双赢。”老周接着自豪地说:“如今村里流传着一句话,‘把土地托管,咱腾出手挣钱’。”


科技种田,小伙当起“田管家”


如何吸引大学生返乡投身农业,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为了推动这项工作,我决定在全镇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通过座谈交流、现场观摩等形式,将后白发展现状和优惠政策推介出去,强化在外乡贤和大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


经过3年多时间,“三乡”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引进了一批优质项目和优秀大学生返乡创业。周道兵的儿子周帅,就是其中一位。2016年大学毕业后,他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加入合作社经营管理中,代管周边183户农民3000余亩农田,负责种子购买与育秧。


开展土地托管进行规模化生产,关键是要提升机械化水平。资金来源成为摆在小周面前的第一道难题。2018年,他打算新上一套稻米烘干设备,需要资金近130万元。由于合作社拿不出抵押物担保,贷款迟迟放不下来。我知道此事后,立即召集相关部门出谋划策,帮助他成功获得农业银行50万元低息贷款,还申请到全额贴息“创业贷款”30万元。如今,9台烘干机同时启动,可以完成30万斤粮食的烘干作业,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闲暇之余,我经常鼓励他多尝试新科技,提升种田效率。同年,在镇水利农机和科技部门的帮助下,合作社引进了1架无人机。


去年夏天,我陪同市领导调研农业科技工作,走上大田田埂,伴随着一阵轰鸣声,一台无人机徐徐起飞,在稻田上空盘旋飞行,所经之处,肥料均匀播撒。小周一边熟练操作着无人机,一边向我们介绍。在施肥方面,以前20个工人一天能播撒80袋,但仍然存在播撒不均匀问题。如今,无人机一天能播撒100袋肥料,并且每亩精确到克,通过卫星定位操控,可实现准确快速作业,避免重喷漏撒;在喷洒农药方面,四五个人一天仅能喷洒四五十亩,还会对田间的幼苗造成伤害,而无人机一天能喷洒300多亩,且不会损伤幼苗。


听了他的介绍后,我又建议镇农业农村部门开设无人机培训班,培训一批操作手,吸纳进合作社,为全镇种粮大户统一提供服务。近年来,后白坚持科技兴农,先后与南京农业大学共建草坪研究院、与省农科院共建稻米产业研究院,引进培育了一批优质稻种、草种,牢牢抓住了农业发展的“芯片”。


生态农业,让粮农捧起“金饭碗”


后白加快农业绿色生态化转型,不断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实现了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的协调统一。截至目前,全镇有绿色食品认证主体12家,有机认证主体3家。


杜诸侯,后白杜氏家庭农场负责人,原本从事建材生意的他“半路出家”,致力于打造绿色生态循环农业,荣获“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江苏新农人”等荣誉。


三夏时节,我和农业农村部门同志查看水稻长势。他兴奋地向我们介绍道:“为了能种出绿色有机水稻,让人们吃上放心粮,农场用的肥料,均按照有机农产品操作规程进行生产,采用天然红花草作绿肥,豆饼、菜饼为基肥,荧光灯治虫。自主研发的天香米因有机种植,市场价达到70元/斤,而且供不应求。”


听了他的介绍我很高兴,对他说:“现代农业里有一块就是循环农业,除了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投入量之外,还可以尝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在水稻田里养鸭、养鳖,不仅能收获养殖利润,而且动物的粪便也可以作为有机肥,提升水稻产量和品质。”


他后来对稻田混合种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苦于没有经验,面临许多难题。我联系镇稻米产业研究院邀请专家上门提供技术指导,在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水稻育种专家王才林等专家悉心帮助下,他的稻鸭混养试验成功。产值合计18000元/亩,扣除亩均成本4580元,亩均纯收入13420元。“更重要的是,稻鸭共作的养殖方式大大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频次和用量,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他饶有兴致地说道。


通过此事,我感到后白新型职业农民不“新”的问题仍然存在,萌生了创办夜校的想法,即与农科院校合作,邀请老师为农民提供线上线下免费培训,提升农民职业技能,增强他们对脚下土地的信心。一年下来,通过“福地夜校”的技能培训,涌现了一批思维活跃、勇于创新“新农人”。在他们的示范引领下,传统老把式的施肥变成了测土施肥,世代相传的线下地头销售变成了线上直播带货,传统方式的举家春种秋收变成了委托代种代收,农业服务方式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他们用自己的精湛技艺和聪明才干拉动了产业发展,带领着百姓致富。


一转眼,我在后白工作已有十个年头,但服务“三农”、心系群众的初心不变。我将继续用脚步丈量美丽后白这片土地,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群众》杂志2023年第10期

作者:张明飞(作者系句容市后白镇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霍宏光


一位乡镇党委书记的工作感言:做服务“三农”的贴心人


转自今日头条优质自媒体
免责声明:转载无任何商业目的,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4-11-22 03:12 , Processed in 0.0402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