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詹姆斯-爱伦 我认识这么两位男士,他们辛辛苦苦积蓄的钱全部付之东流。其中一个人为此烦恼不已,此后的日子里,整天忧心忡忡,对未来失去了希望。 而另外一个人在阅读晨报时,看到一家银行倒闭的消息,而他早把自己多年来的全部积蓄都存进了这家银行,这一下他毫不容易挣来的钱全打水漂了。但这条消息并没有使他惊慌失措,他只是平静而坚定地说;“好了,钱都没了,但烦恼与忧伤是不可能把钱找回来的,只有辛勤工作才可以。”以后的日子里,他更加兢兢业业地工作,没过多久,他便重新跨入富裕者的行列。然而,前面那位男士一直在为他失去的金钱哀伤不已,逢人便抱怨自己“时运不济”。他自己的脆弱的、奴隶般的思想,让他一直不能摆脱逆境。 多年积蓄一朝化为乌有,对第一位男士来说是一场灾祸,因为他用阴暗及消沉的思想来支配自己;而对第二位男士来说,这则是塞翁失马,因为他能够用坚强有力、充满希望及重新奋斗的思想武装自己。 倘若外部境况有赐福与人或伤害人的能力,那么同一种境况会对所有的人造成同一种结局。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同一种境况会赐福于一些人,对另外一些人却会造成伤害。由此可见,是好是坏不是由境况决定的,而是由人的思想决定的。 当你认识到这一点时,你就能够开始控制自己的思想,约束自己的头脑,重新建造心灵的内在殿堂,摒弃一切无用及肤浅的东西,让欢乐与宁静,力量与生命,激情与关爱,美好与不朽融入你的思想。当你这么做时,你就能够成为一个生活幸福、心情平静、身体健康、充满爱心、永远美丽的人。 一个人眼中的宝物可能是另一个人眼中的废物 正如我们树立了怎样的思想,我们就会怎样看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那样,我们内心有了怎样的思想,我们就会怎样看待周围的有形世界。对于同一个物体,有的人看到了和谐与美丽,而有的人却看到了杂乱与丑陋。 有一天,一位热情的自然科学家利用业余时间漫步乡间。不觉之间,他走到了一个气味不好闻的池塘边,这个池塘附近有一处农舍。他走到池塘边,用一个小瓶子装了一瓶水,准备拿回去用显微镜观察一下水中所含的物质。这时候,有个农家孩子走了过来,对他用瓶子装水感到十分好奇。 他对孩子说;“小朋友,你可知道,这个小小的池塘里,含有不计其数的宇宙奥秘。有的我们可以直接觉察到,而有的却需要借助显微镜来观察。” 这个没有上过学的农家孩子想了想,便对他说道;“着池塘里别的没有,有的只是蝌蚪,而且很容易抓着它们。” 这位自然科学家掌握了有光大自然的许多知识,他能够看到自然界的美丽、和谐及潜在的生机;而那个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孩子,只是看到了水里游动的蝌蚪。 满山遍野开放的野花,被徒步旅行者若无其事地踩在脚下,而在一位诗人的眼里,野花却是春天的使者。在许多人看来,海洋只不过是浩瀚无垠的水域,船可以在它上面航行,有时也可能沉没其中;而在音乐家的心灵中,海洋却富有生命,音乐家能够看出它不断变化的情绪,以及它神圣的和谐。 普通人的眼中看到灾难与混乱,而在哲学家的眼中却看到 了完美的因果联系;物质主义者满眼尽是死亡,神秘主义者则看到了永恒的生命。 评判他人 正如我们在自己的思想支配下看待事件及物体那样,我们也在自己的思想的支配下去看待他人。 怀疑者认为,每个人都不能相信;说谎者觉得,自己还没有愚蠢到相信这个世界真有诚实守信的人;嫉妒者在每个人的身上都看到了嫉妒;财迷认为每个人都热衷于捞钱;一心想着守护自己财富的人,枕头下面放着手枪,心里总是觉得这个世界由许多没良心的人组成,那些人时刻打算抢劫他的财富;耽于声色口腹之乐的人,觉得圣人很虚伪。 另一方面,那些内心树立了爱的思想的人们,觉得这个世界到处充满了爱;诚实守信者不会为怀疑困扰;为他人的成功与幸福而欢呼的人,乐于助人,宽宏大量,很少知道嫉妒指的是什么;内心意识到宇宙神圣的人们,在他人身上能够看到神圣。 根据因果法则,世上的人付出了什么,到头来就得到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喜欢与那些和他们思想比较趋近的人交往。俗话说的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内在的思想世界与我们生活的外在物质世界一样,同类相依附。 你想得到他人的善待吗?那么你首先应该善待他人。你在寻求真诚吗?那么首先就做一个真诚的人吧。你给与这个世界什么,你就能够发现什么,你的世界就是你的反映。 幸福世界就在自身内 许多人经常祈祷,期望上帝能够让他们生活在一个没有悲伤的幸福世界。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这里有条提供给你的幸福信息;你现在就可以走进幸福的世界。它充满了整个宇宙,而且在你自身内,等待着你去发现、认识并拥有。 一位通晓做人的内在法则的人士指出;“当别人对你说,‘快瞧这儿!’或‘快瞧那儿!’的时候,请你不要盲目地追随他们,因为幸福世界就在你的自身内。” 你必须做的,就是相信这一点,用一种没有被怀疑笼罩上阴影的心态来相信这一点,然后对它进行沉思默想,直至你完全理解它。接下来你就能够开始净化自我,构筑你的内在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你掌握了越来越多的知识。你终将发现,外部事物并没有左右你的力量,而你自治的心灵则有着魔幻般的潜能。 如果你想扶正这个世界,让所有的邪恶与灾难消失殆尽,让野地鲜花盛开,让沙漠变成绿洲,那么你应该首先扶正你自己。 如果你想转变这个世界,让它摆脱罪恶的深渊,让人们心灵的创伤早日愈合,让悲惨的阴云消散,让生活的甜美取而代之,那么你就首先转变你自己。 如果你想消除这个世界的弊病,解除它的悲伤与疼痛,带来病愈后的欢乐,让黑暗中的人重见光明,那么首先就要消除你自己的弊病。 如果你想让这个世界从死亡的梦中觉醒,化干戈为玉帛,给这个世界带来关爱与和平,让人生放射出绚丽的光芒,那么首先要让你自己觉醒。 摆脱逆境的途径 “一个人播种什么,他将收获什么”,这条法则被镌刻在永恒之门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否认它,没有一个人可以欺骗它,也没有一个人可以摆脱它。 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渐渐认识到,邪恶只是不正确的思想及行为所投下的阴影,而且这个世界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映像。有了这种认识,我们便能够迈出坚定的步伐,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 法则在任何境况中都适用,违背法则的境况一刻也无法存在。甚至连人生的境况,都有和谐的先后次序,每种境况的秘密与起因都包含在它自身内。 因果法则 “一个人播种什么,他将收获什么”,这条法则被镌刻在永恒之门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否认它,没有一个人可以欺骗它,也没有一个人可以摆脱它。把手往火上凑的人,一定会被火烧伤,无论他诅咒也好,祈祷也罢,都无济于事。恰恰是同样的法则,管理着我们的思维王国。 仇恨、愤怒、嫉妒、淫欲、贪婪,这些都是能烧伤人的火,“玩火者,必自焚”就是这个道理。所有这些心态都被称为“邪恶”,因为它表明无知的灵魂触犯了法则,由此招致内在的骚乱,它迟早会以疾病、失败、不幸、悲伤、绝望等形式表现出来。 关爱、温和、善良、纯洁,像清新凉爽的风轻轻吹拂着追求它们的心灵,遵循了法则,它们以健康、成功、融洽的环境等形式体现出来。 遵从法则 倘若我们能够透彻理解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伟大法则,就能够获得一种被称为“遵从”的心态。 我们不仅应该了解到正义、和谐与关爱在宇宙间的至高无上,而且也应该了解到,所有悲惨及痛苦的境况,都是我们不能遵从法则的结果。这些了解可以增添我们的力量,真正的人生与持久的成功及幸福,都是建立在这些了解的基础之上的。 无论身处什么境况都应保持耐心,把一切外部条件都当作锻炼自己所必不可少的方面,这样你就能够摆脱一切痛苦的处境。而且当你摆脱它们之后,你也不必担心自己会重新落入这样的处境,这是由于你依靠遵从法则所获得的力量,已把导致你落入痛苦处境的因素彻底消除了。这样一个遵从者,在人生道路上时时与法则保持和谐,这么一来,他要征服的对象,会永远被他征服,他所成就的一切都牢不可破。 人生的路是你自己走出来的 所有力量的因,就像所有弱点的因一样,是内在的;所有幸福的奥秘,就像所有不幸的奥秘一样,也是内在的。如果内因不发挥积极作用,人就不能取得任何进步;如果人们不能循序渐进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觉悟,那么就无法实现繁荣或和平的目标。 你说你被处境所束缚;你为更好的机会,更广阔的天地,更健康的身体而大声疾呼,或许你在内心不断地诅咒束缚你手脚的命运。我这本书就是为你写的,我这些话正是要对你说的。听着,让我的话在你内心烙上印记,因为我对你说的都是真理;如果你下定决心去改善自己的人生,那么你外在人生的境况便可得以改善。你的人生道路就在自己的脚下,它是你自己走出来的。 我知道,在你刚刚起步的时候,这条道路看上去坎坷不平(通向真理的道路常常如此;只有通向错误及虚幻的道路,在起步处才会非常诱人),但如果你能够沿着这条道路坚定地走下去,如果你一直能够约束你的思维,摒弃你的弱点,让你灵魂的力量与精神能量得以释放,有朝一日你就会惊喜地发现,魔术般的变化发生在你的外在人生。 在你前进的途中,黄金般的机会在不断地向你招手,前所未有的力量将被你获得;和蔼可亲的朋友们将聚拢在你身边;就像针会被磁铁吸引一般,无数具有同情心的灵魂被你所吸引;你所需要的书籍及一切外在帮助,都会不找自来。
监管要求·版权声明·免责声明1、内容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平台发布服务,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实名注册发布,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 2、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 3、投稿提示:投稿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出现违法内容和行为封号删稿!同时本站将相关证据提交相关部门 4、版权说明:部分投稿作者内容由Ai工具/软件生成,版权由投稿者所有,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5、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5-1-11 17:43 , Processed in 0.03984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