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感悟 查看内容

《穆斯林的葬礼》:伟大、无私、却又如枷锁般的“中式母爱”

2023-5-12 13:18| 发布者: zxw88| 查看: 145| 评论: 0

摘要: 文|黏黏书怪1987年,霍达完成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在放下笔的那一刻,或许她不会想到,自己会在四年之后获得中国文学的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更不会想到的是,这样一部描写少数民族的小说,会

文|黏黏书怪

1987年,霍达完成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在放下笔的那一刻,或许她不会想到,自己会在四年之后获得中国文学的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更不会想到的是,这样一部描写少数民族的小说,会成为中国文学的“常青树”。

《穆斯林的葬礼》:伟大、无私、却又如枷锁般的“中式母爱”

《穆斯林的葬礼》描写了三代人的兴衰荣辱,通过文化的碰撞,历史的变迁,人性的复杂,“以小见大”地描绘了一部温情而又悲恸的史诗。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描写“爱”的故事

其中最令我动容的,是韩太太那机关算尽,煞费苦心的,畸形的母爱。因为这种畸形的爱,“中国母亲”是很难自知的。

《穆斯林的葬礼》:伟大、无私、却又如枷锁般的“中式母爱”

先来看看韩太太如何毁掉儿子的爱情,再亲自敲定心仪的儿媳

“门当户对”是中式婚姻的第一纲领,韩太太也不例外,门楣,家世,这很重要。

当韩太太得知儿子韩天星和一个“灰姑娘”谈恋爱时,本能反应就是绝不同意。

她甚至没见过那个姑娘,单单是因为对方的家世,一个买切糕的,“切糕蓉”的闺女,上得了什么台面?想和我“玉器韩”攀亲家,门都没有!

至于那姑娘是什么样的人品,对天星好不好,是不是知冷知热,儿子是不是真心喜欢人家,这都不重要。

她要亲自为儿子挑选一个像样的媳妇,这是母亲的责任,她责无旁贷。

《穆斯林的葬礼》:伟大、无私、却又如枷锁般的“中式母爱”

中国母亲,总是想方设法参与子女的全部人生,以强硬的手段表达着温情的爱。

韩太太先设法让那姑娘认为儿子是个朝三暮四的渣男,等女孩主动离开后,又设法让儿子认为女孩是个水性杨花的人。

为母的好酒好菜,专等“新媳妇”上门呢,结果人家不来了!

天星既羞愧又愤怒,两个年轻人怀着对彼此“莫须有的恨”,分道扬镳。

再接着,韩太太又让自己中意的女孩常来家里走动,在儿子和女孩之间传递着“莫须有的爱”,让彼此认为对方喜欢自己,最终,在母亲的撮合下,两个人终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可想而知,这并不是一段幸福的婚姻。一段由阴谋促成的婚姻,又有什么幸福可言呢!

《穆斯林的葬礼》:伟大、无私、却又如枷锁般的“中式母爱”

韩太太从未觉得辜负了儿子,相反,儿子还得感谢她呢,这么好的姑娘,哪找去!

爱情,老一辈人似乎不太相信这东西,就像鬼,听说过,可谁也没见过。

就算有,过个三五年,谁还爱谁呢!不还是盐啊油啊的过日子。

所以,他们把自己嚼没味儿了的泡泡糖直接喂给子女,还说,早晚都是个没味儿,一样!

关于韩太太,她对儿子的爱毋庸置疑,但她的手段,让人嗤之以鼻。她在用她特殊的,自以为是的方法爱着自己的儿子,却从未想过,被他深爱着的那个人是否愿意。

《穆斯林的葬礼》:伟大、无私、却又如枷锁般的“中式母爱”

天下真无不是父母?

在网上听过这样一则自述:

这位网友从小不吃黄豆,吃了会不舒服,食物里只要有黄豆,就会吐出来,任何有黄豆的东西都不吃。

父母为了纠正他挑食的坏习惯,变着法儿的逼他吃黄豆。

一天,一大碗排骨黄豆汤又摆在桌上。这位网友知道,父母逼自己吃黄豆的戏码又要上演了。

网友心一横,吃就吃吧,死磕!

他大口大口的吃,吃了就吐,吐了接着吃,反复好几次,拦都拦不住,到最后口吐白沫浑身痉挛,父母吓坏了,赶紧送到医院,这才得知儿子是对黄豆过敏。

更是厉害的是,他从医院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黄豆汤呢,接着喝!

从此,他终于摆脱了黄豆,代价是切割了半个胃。

《穆斯林的葬礼》:伟大、无私、却又如枷锁般的“中式母爱”

孩子真的可以牺牲自己一生的幸福,去证明父母是错的。

这其中不单单是子女的逆反心理,还是来自父母强硬的、自以为是的爱!

有一则笑话,说为什么大人不挑食,只有小孩子才挑食?

原因是大人只会买自己喜欢吃的,小孩子没得选。

虽然只是一则笑话,但极其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父母和子女的关系。

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以自己的好恶来决定孩子的。而总是认为孩子还小为借口,来满足自己的控制欲。

至于身边那个小家伙在想什么,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

《穆斯林的葬礼》:伟大、无私、却又如枷锁般的“中式母爱”

总结

胡适给儿子写过一封家书,适合所有中国人阅读。

家书中说:

“我养育你,并非恩情,只是血缘使然的生物本能;所以,我既然无恩于你,你便无需报答我。反而,我要感谢你,因为有你的参与,我的生命才更完整。

我只是碰巧成为了你的父亲,你只是碰巧成为了我的女儿和儿子,我并不是你的前传,你也不是我的续篇。

你是独立的个体,是与我不同的灵魂:你并不因我而来,你是因对生命的渴望而来。你是自由的,我是爱你的:但我绝不会“以爱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我们都不得不承认母爱的伟大,又同样不得不承认,这种爱有时就像枷锁。父母变成了爱的“施暴者”,子女便成了“囚徒”。

请尊重每一个孩子吧,他们才是自己人生的主宰者。如果你真的爱他们,就应当知道,爱从来都是宽容和温暖的。


END~~

读书分享,有感而发,粗浅见解,还望点赞。

(文学著作推荐及感悟,欢迎关注)


转自今日头条优质自媒体
免责声明:转载无任何商业目的,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公告X

【重大福利功能升级】

新增“底部联系直接跳转”功能...

点击查看详细说明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5-2-24 19:24 , Processed in 4.02209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