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感悟 查看内容

散文《我与地坛》的生命哲思

2023-3-31 01:18| 发布者: zxw88| 查看: 189| 评论: 0

摘要: 作者:苏 琳史铁生在散文《我与地坛》中,蕴含着思想的精华,将写作与生命同构在一起。他在双腿残疾的沉重打击下来到地坛,并在这里生活了15年。他用残缺的身体,表达出了健全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

作者:苏 琳

史铁生在散文《我与地坛》中,蕴含着思想的精华,将写作与生命同构在一起。他在双腿残疾的沉重打击下来到地坛,并在这里生活了15年。他用残缺的身体,表达出了健全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

1951年,史铁生出生于北京,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后来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他又不幸患了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的透析维持生命。这样的经历,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厄运和灾难。但史铁生选择了勇敢面对。正如作家韩少功所说:“史铁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至强至尊;一座文学的高峰,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当代精神的高度;一种千万人心痛的温暖,让人们在瞬息中触摸永恒,在微粒中进入广远,在艰难和痛苦中却打心眼里宽厚地微笑。”

史铁生的写作,与人生经历密不可分。“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对他而言,是一种不期而至的厄运。1979年,史铁生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散文随笔集《我与地坛》。其中,散文《我与地坛》以“我”的视角,写了在古园中的见闻,以及所遇到的人和事,述说了“我”的所思所想,抒发了独特的生命体验。史铁生以苦难的生命历程告诉我们:要灿烂地笑对人生。《我与地坛》的“生命”主题,是作品特有的意蕴和魅力所在。

高尔基认为,文学作品的主题是“由生活暗示的”“用形象来体现”的“思想”。归根到底,它来自于作家对审美体验所进行的提炼,以作品的特定形象整体展现,是对人的外部社会存在、内部社会意识进行理性把握的结晶或浓缩。散文《我与地坛》中,史铁生在古园遇到的人和事,无不体现着“生命”主题。这里的“生命”主题,是作品的灵魂,即对于命运和生死问题的感悟

审美体验,则是“以体去验”,是指主体在感受、观察、思考生活的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散文《我与地坛》,其实就是一个生命体验的过程。作品的“生命”主题,与审美体验理论相呼应,具体表现在对生命的体验与认知上,即:通过对他者生命的观察,丰富自身残缺的部分,最终建立完整的生命认知。

在审美体验的结构中,有机地包含着三个基本层次:一是过去的历次经验,我们称为“历构层”;二是现在的临景感受,我们称为“临构层”;三是预构的未来感受,我们称为“预构层”。具体到散文《我与地坛》中,这三层就是史铁生过去和现时的矛盾、对现时意象的把握,以及对未来人生的参悟。

如今的年轻人,在面对艰难困苦时,容易表现出迷惘情绪。这个时候,读读史铁生,或可收获别样的启迪。也许生命被给予了苦难,但正如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所说: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面前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是的,我们不应只着眼于眼前的苦难,而是要学会接纳个体人生的不完美,承认人性中的不完美,要学会尊重命运、努力生活。

“自我与时代的关系,要不要重新解读呢?”当今的文学世界,我们都在书写故事。在语言表象背后,我们的表现力在哪里?距离史铁生的时代,差了半个世纪。当下,写作的意义并不仅仅是记录故事,而是在重构自我与世界的关系之时,尽量给出一个好的范式。随着多媒体的变革,屏幕面前的情感也有了流动性。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倒退了,语言的自由精神还停留在文本范围内,这时读读史铁生,或可把自己代入时代的想象。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


转自今日头条优质自媒体
免责声明:转载无任何商业目的,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4-11-25 00:10 , Processed in 0.04159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