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的一场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叫住了正在收拾东西的张爱萍上将。
张爱萍看着他,脑中突然浮现出一张熟悉的战友面孔。
这时张爱萍非常吃惊,眼前这位国家主席竟是江上青的儿子。于是,他立即答应了江泽民的请求,几日后便送来一幅“江上青同志之墓”的书法字样。 那么,江上青是怎么样的一位革命烈士?他与张爱萍有着怎样的关系?江泽民为何会成为他的养子? 一颗红心指向党江上青与所有牺牲的共产党员一样,他有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勇气,也有敢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 在他的领导下,许多革命基地成功建立,无数革命火种被培养成燎原之势,可惜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总有人要牺牲。 江上青牺牲时年仅28岁,正是大有作为的年纪,张爱萍悲痛他的离世,曾写下不少诗歌或文章怀念他。 期间,他一直在寻找江上青的后人,知晓江泽民同志是其后代时,他就高兴的为其写下一幅书法,以表缅怀之意。 那么,江上青曾为革命做出什么贡献? 江上青原名江世侯,于1911年出生在江苏扬州一户普通家庭中,父亲是江都名流江石溪,母亲是勤劳的农妇范氏,家中除了他还有多个孩子。 由于江石溪开了一家医馆,常常免费为贫穷的父老乡亲免费治病,因此日子过得相对苦些,可范氏与几个孩子从不喊苦喊累,而是将其当做榜样。 江上青继承了父母的温和性格,待人接物都彬彬有礼,父亲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就教他读书认字和做人的道理,有时兴致高了,还会将树枝做成竖笛与他一起玩乐。 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他的学习潜能被激发出来,小小年纪就在同伴中崭露头角,私塾的先生们对他都是赞不绝口。 一天,他偶然看到了父亲从外面带回来的报纸。
父亲没有第一时间反驳他的话,而是循循善诱道:
江上青明白江父的言外之意,便不再提参军一事,而是发奋读书,渴望用知识改变混乱的社会。 待他初中毕业后,就以优异的成绩被南通中学录取,此时的革命之火已经蔓延到这所学校,许多进步学生和老师都在寻找中国新的出路。 对此父亲也有所耳闻,他知晓儿子不是冷眼旁观之辈,于是就在江上青离开之前进行了 嘱咐。
江上青谨遵教诲,面对师生们举行的游行示威或者演讲活动时,他虽心潮澎湃的想参与其中,但还是克制了下来,只有当他觉得,这项活动有成功的可能或对改变现状有帮助时,他才会参加。 因此他养成了小心谨慎的性子,部分同学和老师欣赏他的少年早熟,都喜欢与他做朋友,他的人际网也就此打开。 之后,江上青便在闲暇之余与同学和老师大谈政治,还积极参加各种地方名流举行的新兴活动和学生活动,凭借突出的个人能力,他成为这些运动的领头羊。 父亲一直在关注他的学业和日常生活,知晓他已经变成爱国的新青年,还有了一定影响力后,既欣慰又担忧,忍不住写了多封信教导他。
因为父亲的指引,江上青成长得十分迅速,很快就进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与一众有着相同志向的同学相伴。 在组织的要求下,他于1928年转入杨州中学就读,秘密领导学生运动,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在一次外出活动中,他被反动势力抓进监狱。 期间,他没有受到严刑拷打,只是每日例行问话让他不堪其扰,只见他被迫坐在审问椅上,刺眼的白炽灯对着他的脸,狱警严肃的问道:
顿时,桌上的茶杯被人用力打翻,他也被狱警抬起下巴。
这次审问又以争吵结束,江上青已经记不清他在这里待了多久,父亲和他的好友在外心急如焚,到处托人送礼才将他保释出来。 出狱的那天是阴天,狱外,父亲和好友都在撑伞等待他,江上青见到这一幕,泪水顿时涌出了眼眶,那一刻,他们都深切的感受到了革命的严峻。 回家后,父亲将他的名字从“江世侯”改为了“江上青”,意为重生,同时也是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
铿锵有力的话语让江父红了眼眶,他没有阻拦江上青的理由。随后,他托人将儿子送进了上海艺术大学,自此开始了新的斗争。 那么,已经“死”过一次的他,会如何将革命事业发扬光大呢?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党组织看到他的爱国之心,在他顺利进入艺术大学就读后,便同意了他的入党申请,他对党的认可感到莫大的荣幸,发誓要将自己的一生献给革命事业。 他是这么想的,同样也是这么做的,当时的上海是全国中心,党在此地安设了多个秘密基地和夜校,反动势力对其虎视眈眈,从一定程度上说,他每走的一步是极其艰险的。 可他毫不畏惧,每当完成一天的学习工作后,他就到夜校免费给工人上课,周末时,他则穿着短布衫,踏着草鞋,到各个农民家宣传革命。 为了更好说服农民子弟加入革命队伍,他还挨家挨户的帮忙做农活。
类似的对话还发生过很多次,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农村的革命队伍越来越大,火种已经撒下,只待燃起熊熊烈火,便能够吞噬一切反动势力。 由于江上青过于活跃,国民党早已将他列入黑名单,他也逐渐的减少了外出的次数。 可是人总有运气不好的时候,1929年12月,江上青不幸被敌人抓获并投入了监狱,这次他没有上次那么好运,敌人几乎将所有刑罚都用在了他的身上,炮烙、滚钉子、盐水鞭刑等酷刑都变成了日常。 并且,敌人为了让他拿出地下党名单和秘密基地的位置,居然带他“观赏”同志们被砍头或枪毙的场景。 可想而知,他的精神究竟受到了多么大的打击,不过他并没有放弃。
他的话掷地有声,审讯者竟被吓得面色惨白,而他也得以过上了几天安生日子,与此同时党组织也一直在尽力营救他。 终于在1930年冬天,江上青被保释出狱,尽管落下了一身疾病,他依旧马不停蹄的开展革命工作。 随着“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让他怒火中烧,不禁写下多篇文章和诗歌痛批蒋介石。 此外,他还与同志们合力创办了各种刊物,如《新世纪周刊》和《抗敌周刊》等进步刊物,将革命主义和火苗洒向全中国。 他曾多次死里逃生,积累了极为丰富的革命经验,随后党组织将他派往安徽进行抗日宣传工作,这是他与张爱萍初次相见。 到了安徽后,江上青就多次走访地方名流和大地主,为做好革命工作奠下基础,其中有些不愿配合工作的,在张爱萍的帮助下对方也卖了他几分薄面。 张爱萍虽然只比江上青大一岁,可战斗经验却比他丰富很多,他曾多次与张爱萍谈话至深夜,话题都是关于如何救国的。
于是,江上青与国民党人盛子瑾交好,二人一同做抗日宣传工作,可盛子瑾毕竟是国民党派的人,身上有着劣根性,他喜爱在工作时给不配合的地主穿小鞋,而许志远就曾遭受过他的“欺负”。 在每次开展工作的时候,盛子瑾和徐志远总会发生争吵。 为了调和二人的矛盾,在张爱萍和江上青便请二人在镇上一家饭店“一笑泯恩仇”。不料就是这一举动,直接造成了江上青的死亡。 饭后,江上青与盛子瑾原路返回,张爱萍则心中不定。
可是,他们并没有听从张爱萍的劝告。 当二人走进小路的时候,一阵密集的枪声响起,他们只得掏出手枪应对,可对方人数众多,江上青身中数弹倒在血泊之中,盛子瑾强撑着一口气回到营地。 张爱萍震惊这一变故,不用细想,始作俑者必定是大地主许志远,不过现在的紧要工作是完成抗日宣传任务,他只得藏起悲痛的心情,重新参与到工作当中。 此后,张爱萍时常会想起江上青,他曾写下不少文章和诗歌缅怀这位好友。 江上青的家人也无比的悲痛,他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在那个特殊年代,家中没有男丁便是绝后了。 江上青的大哥心疼弟弟的遭遇,便主动将自己的儿子过继给他,而这个孩子就是日后的国家主席江泽民…… 结语张爱萍回忆完江上青的故事,发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面对江泽民的请求他没有理由拒绝,马上就写了一幅书法送过去,算是对逝去战友的最后一丝补偿。 江上青是数万名共产党员的缩影,他是国家和人民的救世主代表,也是最可爱的人。正因为有他们,国家和人民才能迎来崭新的未来,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离不开他们的付出。 如今,他们的精神还在延续,今人应继承他们的精神,将中国现代建设得更加美好。 转自今日头条优质自媒体 免责声明:转载无任何商业目的,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监管要求·版权声明·免责声明1、内容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平台发布服务,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实名注册发布,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 2、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 3、投稿提示:投稿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出现违法内容和行为封号删稿!同时本站将相关证据提交相关部门 4、版权说明:部分投稿作者内容由Ai工具/软件生成,版权由投稿者所有,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5、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4-11-25 04:51 , Processed in 0.12918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