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7日,南京青奥会拉开战幕。当天,年轻小将蒋惠花在女子举重48公斤级比赛中,斩获中国代表团的首枚金牌,同时以88公斤的抓举成绩打破了该级别的世界青年纪录!一时间,这名广西瑶族女孩成为本届青奥会的最大焦点之一。从小山村的留守孩子,到举世瞩目的体育冠军,这个16岁小姑娘经历了一条怎样的成名之路?她与父母、教练之间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自幼体力过人, 留守女孩幸遇“半吊子伯乐” 青奥会“首金”蒋惠花:留守女孩一飞冲天1988年,蒋惠花出生在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新华乡矮石桥村。为早日摆脱贫困,将两小间破旧的土屋翻新成大瓦房,小花的父母每年播种完花生和玉米地,就走出小山村到外省打工。家里的几亩田地,只能靠年迈的爷爷以及正在上学的蒋惠花和弟弟一起照料。 像很多留守儿童一样,小花姐弟俩从7岁起就常年见不到父母。对远方亲人的那份思念之情,以及在家乡与一位老人相依为命的那份孤独,是众多在父母呵护中成长起来的城里孩子无法感知的。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七八岁的蒋惠花已经成为爷爷的得力助手,无论洗衣做饭,还是放学后到田地里侍弄庄稼,她都做得有模有样。最令老人惊讶的是,瘦弱的小花自幼展露出了过人的体力,“真像你那个泥瓦匠爹哟,一身蛮劲儿!”爷爷时常含笑夸孙女。 和一般的女孩子不同,蒋惠花很小的时候就对体育表现出浓厚兴趣,钟情男孩子们喜欢玩的跑步、爬树之类的游戏,而对丢沙包、踢毽子不屑一顾。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的一天,10岁的蒋惠花在体育课上练三级跳,她以惊人的爆发力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没想到,这一幕正被下基层选才的富川县业余体校教练徐维妹看到了。 当徐教练提出让蒋惠花跟着自己练举重时,小花有些吃惊,“我这么小,行吗?万一被压得不长个子了怎么办?”小姑娘天真无邪的回答,让徐维妹哈哈大笑,她解释说:“放心,我们采用科学训练方法,不但不影响你的身高,还能增强你的体质呢!你就告诉阿姨,喜不喜欢这项体育运动?” 小花曾在电视上看到过,当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女子大力士上演了梦之队的神话。当时她就幻想:如果我长大后能像那些体坛女将一样,站到世人瞩目的领奖台上迎接鲜花、奖牌和掌声,该是多么荣耀的事啊!所以她明确地告诉徐教练:“我想跟你走!”徐维妹面露喜色:“太好了!” 当时正值中秋节前,蒋惠花的父母刚回到家乡。“听徐教练讲阿花是搞体育的好苗子,我和他妈挺激动,但一听说要去练举重,我们又怕女儿吃不消……”蒋惠花的父亲蒋团斌说,教练做了很多思想工作,最终说服了他和妻子,“当时家里穷得很,我们狠了狠心,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就把女儿送去了。”没想到,这一试,蒋惠花由此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 2008年9月,蒋惠花跟着徐教练来到了富川县城,一边在富川一小读书,一边开始了业余体校生活。在体校的日子,早上出操,晚上举重,接着就上文化课,蒋惠花享受其中,并默默努力着。 令人想不到的是,徐维妹这个伯乐,本身却是“半吊子出身”,之前她练的是柔道,对举重并不在行。2007年,县里进行“战略调整”,决定在县体校取消柔道项目,改上举重项目。于是,原本教柔道的徐维妹,摇身一变就成了举重教练。好在徐维妹肯学习,而且体育项目之间有相通之处,上手也快。 幸运的是,虽然徐教练是半路出家,但蒋惠花赶上了广西举重队的罗绍猛教练下基层蹲点。罗绍猛是科班出身,教得相当规范。两位教练共同抓训练,为蒋惠花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练举重两年后,12岁的蒋惠花又幸运地被广西女子举重队的邓惠洁教练看中,进入人才济济的广西举重队。选中蒋惠花时,邓惠洁正有孕在身。但她像孕育自己肚子里的小宝宝一样,尽心尽力培育蒋惠花,使得这朵瑶族小花很快就含苞吐蕊,绽放芳华。 小宇宙爆发, 金牌里注满师情父爱 自从蒋惠花进入省队后,教练邓惠洁一直为一个问题犯愁:小姑娘体重不够。原来,惠花有点挑食,或者说有点“恋旧”。小时候吃过的菜,吃得就香;小时候没吃过的,她就不愿意尝。而她自幼在小山村生活,能吃到的食物并不丰富,这么一来,她平时在运动队能吃得香吃得饱的日子并不多,因此体重常常不达标。虽然她这个级别只要求体重在48公斤以下,没有下限,但体重越轻,肌肉越少,在力量上自然要吃亏。所以,大多数举重运动员,平时要保持一定的体重,比赛时再降体重。降体重几乎是每个举重运动员的“必修课”,蒋惠花却从来没碰到过。教练几乎每天都要催促她“吃多点”,可收效甚微。 无奈,邓惠洁只得专程来到富川县的矮石桥村,亲自学了蒋惠花家乡的竹笋烧青菜、土豆鸡肉抖米饭等特色菜肴,然后在体校做给她吃。见小花经常能将自己做的饭菜风卷残云般一扫而光,邓教练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有时候我们既是教练,也是父母,毕竟孩子们年龄还小。”邓惠洁说,除了负责比赛训练,她和同事要轮流值班“陪住”,平均每个月要值一周:小队员如果身体不舒服,教练就要赶紧带着去医务室;平时教练还要帮助孩子们洗衣、做饭、收拾宿舍等;同时也要把握每个孩子生长发育的特点,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教练对小队员无私的关爱,甚至超过了对自己的孩子。 12岁的小花独自来到省城,既听不到熟悉的乡音,也见不到一个认识的人,起初显得很落寞,时常打电话给父母,说想家。每每此时,爸爸总会在电话中鼓励她:“阿花,你可是咱们整个矮石桥村的骄傲,父老乡亲都盼着你将来能拿金牌,为国争光,为父母争光!你要比别的女孩更坚强,可不能让那么多关心你的人失望啊!”话虽这么说,蒋团斌还是时常牵挂女儿,怕她太孤单。 2011年春节前夕,受返乡大潮的影响,蒋团斌夫妇跑遍了火车站和汽车站,都买不到从广东回广西的车票。妻子劝他,等节后过了返乡高峰期再回去。但为了不错过1月22日女儿的13岁生日,这个平时省吃俭用的汉子,却咬牙花2000元买了一辆旧摩托车,载着妻子千里迢迢回广西。一路上,他们遭遇过暴风雨,翻过车,挨过饿……但在南宁见到女儿的那一刻,所有的艰辛付出都变得微不足道了。 蒋惠花生日这天,父母和教练一起,请孩子吃了一顿牛排西餐,还给她买了两套新衣服。见女儿开心得手舞足蹈,像一只花蝴蝶般在街上翩然而行,蒋团斌夫妇心间也漾起了幸福的涟漪……这天,一家三口第一次在省城游逛了大半天,拍了一组合影。 一天早晨,蒋惠花与几名姐妹训练跑步,突然与一个迎面跑来的队友相撞,猝不及防的她被撞得头直发晕,只好休养几天。举重队通知小花的家人来看看。身在广州一处工地打工的蒋团斌,连夜找工头借了钱,第二天一早就挤火车回广西看望女儿。发现小花并无大碍,他陪伴了女儿两天,才依依不舍地回了广州。 不久,蒋惠花给妈妈通电话的时候才得知,爸爸离开举重队那天,身上仅剩80元车费,勉强够他从南宁回到广州。但不幸的是,老实巴交的爸爸被几个小偷盯上了,偷窃不成,他们竟明火执仗地抢,爸爸不放手,几个人对他连踢带打,最终把蒋团斌抢劫一空逃走了。身无分文的蒋爸爸,不好意思回举重队找女儿和教练,只好步行14个小时,回富川县矮石桥村找亲友借了钱,才辗转回到广州的工地上……想到自己学体育以来,父亲默默经受的艰辛和磨难,蒋惠花不禁哭出声来。一瞬间,这个13岁女孩不仅读懂了如山父爱,并把这份深沉的感情铭记在心,鞭策自己刻苦训练,绝不能辜负父母和教练多年的付出! 经过5年训练,蒋惠花的小宇宙终于爆发了。2013年8月17日,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在江苏南京开幕。15岁的蒋蕙花以183公斤的总成绩,夺得女子48公斤级举重冠军,这也是本届亚青会的首枚金牌!不久后,她又获得了全国锦标赛的女子举重亚军。从此,这颗在中国体坛上冉冉升起的新星,受到了无数人的关注。 再夺“首金”不满足, 要强小丫发力奥运会 2013年在“亚青会”夺金后,蒋惠花不仅赢得一笔可观的奖金,每月的工资也由原本的四五百元,提升到了900元。尽管收入不高,孝顺的小花总是把省下的钱寄回家里。每得到一笔奖金,她都会拿出一笔给父母、爷爷、弟弟买礼物,再把剩下的钱全部交给爸爸。小花说:“如果我不这样做,他们几年都舍不得添一件新衣服。” 除了日常训练,蒋惠花最大的爱好是唱歌,她的偶像是陈楚生。至于体育界的偶像,她则表示是陆永,陆永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85公斤级举重冠军,“一方面,他也是广西人,是我的老乡;另外,他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要学习的!” 2014年8月17日,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南京拉开战幕。下午的比赛还没开始,从大屏幕上打出的参赛重量可以看出,当其他选手都在冲击“抓举70公斤大关”时,蒋惠花的抓举开把成绩就是80公斤。由于所要重量最高,蒋惠花最后一个出场。她依然梳着干净利落的马尾辫,在主场观众的欢呼声中稳步走向杠铃。吸气、发力、站稳,蒋惠花第一次试举轻松过顶。 虽然第二次试举85公斤没能成功,但自信的蒋惠花第三次试举还是要了88公斤。这是自信的表现,正如她赛后接受采访时所说:“试举85公斤失败仅仅是大意,所以第三次试举我仍然敢冲击88公斤。” 这一次她没有失误,这让她带着13公斤的领先优势进入挺举比赛,并打破了上届青奥会该级别中国选手田源创造的85公斤的世界青年纪录!蒋惠花像兴奋的小孩子一样,从台上一路小跑冲向教练…… 简单休息调整后,挺举比赛开始。悬念依旧没有出现,第一次挺举蒋惠花就要了90公斤。最后一次挺举,她要了105公斤。她在教练的指导下稳步走上台,在观众的注目下,一举结束战斗。“成功!”蒋惠花大吼一声,释放激动的心情。她随即开心地握紧拳头,快步冲下台,与教练邓惠洁拍手相庆。 当天,这名16岁的瑶家妹子,成为了南京青奥会的最大焦点之一。她以193公斤的总成绩,夺得青奥会女子举重48公斤级金牌,这也是中国代表团在南京青奥会上的第一枚金牌。教练说,这个成绩即使放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也可以拿银牌。 站在最高领奖台上,手捧鲜花,胸挂金牌,与全场观众一起高唱国歌时,年仅16岁的蒋惠花激动不已。赛后还没有缓过神来的她,面对众多记者的采访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此时,场边出现了温情的一幕。在混合采访区,人群中突然走出两个熟悉的身影。爸爸妈妈的出现,让惠花一下子放松下来。她走上去紧紧地抱住父母,说着记者们听不懂的瑶族方言,顿时红了眼眶,直到泪水滑落。 这是蒋惠花的父母第一次来到现场观看女儿比赛,2013年他们也想亲临赛场为小花助阵,但考虑到花费不菲,夫妻俩没舍得。2014年,他们在赞助方的邀请下,早早辞工回乡赶到南京青奥会现场,只为一睹女儿的赛场风采。父母万万没想到,女儿竟用“首金”的至高荣誉,给了他们一个巨大的惊喜!“阿花,好样的!今天你爷爷和家乡的人都在电视机前看你的比赛呢!”爸爸眼含泪花地说。妈妈则拥抱住女儿,任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 不难看出,这是一对饱经生活沧桑的夫妻,虽然才40多岁,蒋团斌和妻子唐月英却显得很苍老。两人脚上穿的是几元钱一双的塑胶拖鞋,身着赞助商赠送的衬衫。这件衣服穿在身材矮小的唐月英身上,就像长袍一样。站在记者群中间,唐月英显得慌张而不安:“我们都没读过书,没有文化,你们不要采访我了,我不知道怎么说。”蒋爸爸则向记者介绍:“我和她妈妈已经快一年没有见过惠花了,这次我们来看她比赛,顺便带些她爱吃的腌酸菜。” 一脸淳朴的蒋妈妈见到女儿之后觉得特别满足,她只会用“高兴”、“谢谢”来回应别人的祝贺。走出赛场,唐月英拿出一个袋子,请所有路过的人来抓一把,“吃!”原来,袋子里是他们自己种的花生。这对朴实的父母不知道该如何感谢那些培养、帮助、关心女儿的人们,就请他们吃点瑶乡人自家种的花生吧。 2013年摘下亚青会首金后,青涩的蒋惠花面对一拥而上的数十家媒体采访,紧张得说不出话,呆呆地愣在那里。而2014年的青奥会,在混采区等待她的记者更多。不过,此时惠花的脸上没有那么多慌张。时隔一年,在同一块场馆称雄,惠花十分感谢南京这座城市带给她好运,“南京算是我的福地了,真希望未来我能有更多机会来这里参加比赛。”而对于自己的目标,惠花的话语中透露着野心:“我希望2016年我能参加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并拿到金牌!我想以此回报这么多年,教练和父母对我的默默付出……”说这句话时,女孩的表情里写满了感恩与渴望。 两年后的奥运赛场上,相信蒋惠花这名体坛小将会给国人带来更大的惊喜,我们拭目以待!
监管要求·版权声明·免责声明1、内容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平台发布服务,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实名注册发布,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 2、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 3、投稿提示:投稿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出现违法内容和行为封号删稿!同时本站将相关证据提交相关部门 4、版权说明:部分投稿作者内容由Ai工具/软件生成,版权由投稿者所有,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5、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4-11-26 12:48 , Processed in 0.14321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