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诗歌 勃洛克,俄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圣彼得堡的一个贵族家庭,18岁时开始诗歌创作。1904年出版的《美妇人诗集》是他的成名作和早期代表作,充满神秘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勃洛克因此一跃成为当时俄国象征主义诗歌流派的代表人物。 我与你相会在日落时分 勃洛克 我与你相会在日落时分, 你用桨荡开了河湾的寂静, 我舍弃了精妙的幻想, 爱上你白色的衣裙。 无言的相会多么奇妙, 前面——在那小沙洲上 傍晚的烛火正在燃烧, 有人思念白色的女郎。 蔚蓝的寂静可否接纳—— 移近、靠拢,以及焚燃…… 我们相会在暮霭之下, 在涟漪轻漾的河岸。 没有忧郁,没有抱怨,没有爱情, 一切皆黯淡,消逝,去向远方…… 白色的身躯,祭祷的声音, 你那金色的船桨。 汪剑钊 译 (出自《勃洛克抒情诗选》,河北教育出版社) 安德烈·别雷,20世纪俄国象征主义文学中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长篇小说《彼得堡》与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卡夫卡的《变形记》被作家纳博科夫列为20世纪西方四大名著。作为小说家的他很耀眼,作为诗人的他也不容忽视。别雷的诗歌创作几乎伴随着他的整个文学生涯,也清晰地记录下了他思想发展的全部脉络。“金色俄罗斯丛书”第二辑精选别雷早期与中期四部诗集(《碧空中的金子》《灰烬》《瓮》《星星》)中的诗作百余篇,辑成《碧空中的金子——别雷诗选》。 太阳 答《我们将像太阳》的作者 安德烈·别雷 太阳温暖人心。 太阳企求永恒的运动。 太阳是永恒的窗口 通向金色的无穷。 玫瑰顶着金色的发丛。 玫瑰在温柔地颤动。 一道金色的光线刺进花心 红色的暖流溢满全身。 贫乏的心中只会恶念丛生 一切都被烧光砸扁、一个不剩。 我们的心灵是一面镜 它只反映赤色的黄金。 1903年 张冰 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终将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消逝了的,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 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 现今总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查良铮 译 丘特切夫(Фёдор Иванович Тютчев 1803-1873),俄罗斯哲理诗最重要的代表,有“抒情的哲学家”之美誉。出生于奥尔洛夫省一个世袭贵族的家庭。1818年,考入莫斯科大学语文系。大学毕业后到外交部任职,不久被委派到德国,在巴伐利亚、都灵和慕尼黑等地生活了二十多年。在那里,他与诗人海涅和哲学家谢林交往甚密,深受后者的先验论唯心主义思想和德国浪漫美学的影响。丘特切夫非常善于将抽象的哲理寓于诗意的形象,在情感的抒发中阐述对生活的思考,自然与爱情是他钟爱的两大主题,其创作中显露的早期象征主义特征尤为后来的诗人推崇,被誉为“第一流的诗歌天才”、“俄罗斯诗坛上不可多得的卓越现象”。 我见过一双眼睛 丘特切夫 我见过一双眼睛——啊,那眼睛 在初秋的日子里费多尔·伊凡诺维奇·丘特切夫 在初秋的日子里, 有一段短暂而奇妙的时光—— 白昼像水晶般透明, 黄昏更是灿烂辉煌…… 方才镰刀踊跃,谷穗倒卧, 而今极目四望一片空阔, 还有那纤细的蜘蛛丝 在空闲的犁沟上闪烁。 空气更空旷,鸟声已灭绝 但还未感到风雪临近的威胁, 只有一片纯净温暖的蔚蓝 向正在休息的田野倾泻…… 飞白 译 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是继普希金之后俄国又一位伟大诗人。被别林斯基誉为"民族诗人"。1814年10月15日生于莫斯科,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塔尔罕内度过的。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天资聪颖通晓多种外语,在艺术方面也很有天分。后来考入莫斯科大学,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转入圣彼得堡近卫军骑兵士官学校。1841年7月27日,他因病到帕吉戈尔斯克疗养,和这里的退伍少校玛尔廷诺夫决斗而死,年仅27岁。外祖母将其安葬在塔尔罕内。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被别林斯基誉为“伟大的民族诗人”。 帆 莱蒙托夫 在那大海上淡蓝色的云雾里 有一片孤帆儿在闪耀着白光! 它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地? 它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 波涛在汹涌——海风在呼啸, 桅杆在弓起了腰轧轧作响 唉!它不是在寻求什么幸福, 也不是逃避幸福而奔向他方! 下面是比蓝天还清澄的碧波, 上面是金黄色的灿烂的阳光…… 而它,不安的,在祈求风暴, 仿佛是在风暴中才有着安详! 余振译 Парус-Михаил Юрьевич Лермонтов Белеет парус одинокой В тумане моря голубом! Что ищет он в стране далекой? Что кинул он в краю родном? Играют волны - ветер свищет, И мачта гнется и скрыпит... Увы, - он счастия не ищет И не от счастия бежит! Под ним струя светлей лазури, Над ним луч солнца золотой... А он, мятежный, просит бури, Как будто в бурях есть покой! 康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维奇·巴尔蒙特(1867—1942),俄罗斯象征主义诗人,出版有《无边无际》(1895),《寂静》(1898)、《燃烧的大夏》(1900)、《我们将像太阳一样》(1903)、《美之祭》(1911)、《太阳、天空和月亮的十四行诗》(1917)等诗集。巴尔蒙特的诗歌怪诞而华丽,体现了个人主义和非道德论的思想。他一生执著于太阳的崇拜,自称为“太阳的歌手”。用勃洛克的话说,巴尔蒙特“是俄国象征主义最伟大的创造者之一”,但在那个以政治态度作为评价作家标准的年代,他一度被定性为“颓废、个人主义、反革命”。重要的是,巴尔蒙特以自己一生的创作印证了他对生活真谛的思考和“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的理想。 月 光 康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维奇·巴尔蒙特 每当月亮在夜雾中开始闪耀, 像埃尔弗一样在光网里摇摆, 亲人们的痛苦离我十分遥远. 飞白 译 吉皮乌斯(1869—1945),俄罗斯“白银时代”最具个性、最富宗教感的女诗人之一,著有诗歌集《1889—1903年诗选》《1903—1909年诗选》等,长篇小说《鬼玩偶》《爱情-王子》,剧本《红如罂粟花》《绿戒指》,回忆录《活生生的人物》《梅列日柯夫斯基》等。在群星璀璨的俄罗斯文学 “白银时代”,吉皮乌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她的创作以其极端、犀利、坚硬的风格而赢得了无论是朋友还是对手的尊敬与好评。在同时代人看来,“吉皮乌斯女士属于我们最杰出的艺术家之列。她的诗仿佛是以浓缩的、有力的语言,借助清晰的、敏感的形象,勾画出了一颗现代心灵的全部体验。”(勃柳索夫语)而她的创作则“有着我们抒情的现代主义整整十五年的历史”(安年斯基语)。 瞬间 吉皮乌斯 透过窗户,展露出明净的高空, 傍晚的蓝天一片寂静,万里无云 我孤独的心田幸福地哭泣, 只因为天空这般美丽迷人。 燃烧着黑暗之前的寂静的光彩 从光芒中婷婷走来我的欢乐。 这会儿世界上一片空白。 世界上唯有上帝、天空和我。 爱情——只有一个 吉皮乌斯 波涛汹涌,散成碎沫, 仅仅只有一个, 心灵不能过着背叛的生活, 没有背叛,爱情——只有一个。 尽管我们愤怒,或者游玩, 甚至撒谎——可心里静谧。 我们从来不会有所更改: 心只有一颗——爱情只有一个。 生活因为单调而十分强壮, 空虚乏味,枯燥单一…… 生活的道路漫长又漫长, 爱情只有一个,永远只有一个。 唯有在不变中才见出无垠, 唯有在恒常里才见出深蕴。 道路越远,离永恒越近, 愈加清晰的是:爱情只有一个。 我们为爱情付出血的代价, 而忠实的心灵——依然忠实, 我们只拥有一次爱的权利…… 爱情只有一个,好比只有一次的死。 汪剑钊 译 无力 吉皮乌斯 我以贪婪的眼睛远眺大海, 被钉牢在海岸的泥土中…… 我在深渊之上凌空高悬—— 我不能飞向蔚蓝的天穹。 我不知道该反抗还是该屈挠, 我既没有勇气死,也没勇气生…… 上帝离我很近——我不能祈祷, 我渴望去爱——又不能付出爱情。 朝着太阳长长地伸出手臂, 我瞥见了苍白的云幕…… 我仿佛已经领悟了真理—— 却找不到词语将它说出。 汪剑钊 译 爱情 吉皮乌斯 我的灵魂中没有“痛苦”的位置: 我的灵魂就是爱情。 她粉碎了一切希冀, 为的是让它们起死回生。 语言是开端,请等待语言, 它将向你敞开。 已完善的——将重新完善的, 你们和他——是一个圆环。 最后的光一定会普照终生。 凭借着一个标帜, 上路吧,痛哭与欢笑的人们, 大家都向他走去。 人间的解脱把我们带向他, 还有可能出现奇迹, 万物都在一起融合、同化—— 天空与大地。 汪剑钊 译 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1870~1953),俄国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落叶》,短篇小说《安东诺夫的苹果》、《松树》、《新路》,中篇小说《乡村》、《米佳的爱情》等。蒲宁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曾当过校对员、统计员、图书管理员、报社记者。1887年开始发表文学著作。1901年发表诗集《落叶》获普希金奖。1899年与高尔基相识后,参加知识出版社工作,这对他民主主义观点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从中篇小说《乡村》(1910)起,蒲宁的创作开始转向广泛的社会题材,著有短篇小说《古代人生》、《夜话》、《伊格纳特》等。1909年当选为科学院名誉院士。十月革命前的散文《旧金山来的绅士》(1915)、《兄弟们》(1911)充满了对资本主义文明和殖民主义的仇恨。他的散文绘声绘色、简练生动。他是一位出色的修辞学家和翻译家。十月革命后流亡国外,侨居法国期间主要创作有关青年时代的抒情回忆录。1933年,凭借作品《米佳的爱情》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俄罗斯作家。 祖国 蒲宁 铅灰的天空越压越低, 阴沉的冬日渐暗渐淡。 一带松林无边无际, 四面不见村落人烟。 唯有一片雾,青灰乳白, 笼罩着积雪的广漠, 仿佛是谁的温柔的悲哀 给黄昏抹上了一笔柔和。 飞白 译
诗
叶赛宁 Есенин,1895—1925,俄罗斯田园派诗人。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1915年结识勃洛克、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1916年春入伍,退伍后与赖伊赫结婚。1919年参与发表意象派《宣言》,后来又写了《生活与艺术》。批判意象派,表明了他向现实生活的回归。1921年与邓肯结婚,第二年出游欧美各国,1923年返回苏联,并发表文章批判美国的生活方式。1925年9月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托尔斯塔娅结婚,11月住院治疗精神病。1925年12月28日拂晓在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投缳自尽。 再见吧,我的朋友,再见 叶赛宁 再见吧,我的朋友,再见 飞白 译 库兹明,全名库兹明•米哈伊尔•阿列克谢耶维奇。诗人,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出身贵族,父母均是 守旧派信徒,他是家中5个孩子里面最小的一个。童年富于幻想,喜欢阅读和音乐。1891年进入彼得堡 音乐学院作曲班学习。1905年首次发表诗歌,属于象征派,后来转向阿克 梅派。1908年创作了他最优秀的诗篇《亚历山大之歌》(Александрийские песни, 1908)。1908年库兹明的第一本诗集《网》(Сети)出版。1912年出版了诗集《秋天的湖》(Осенние озера)。他在20年代出版了很多诗集:《异域的夜晚》(Нездешние вечера, 1921)、《回声》(Эхо, 1921)、《曼丽的星期二》(Вторник Мэри, 1921)、《小树林》(Лесок, 1922)、《抛物线》(Параболы, 1923)、《新的古尔》(Новый Гуль, 1924)、《淡水鲑破冰》(Форель разбивает лед, 1929)。30年代库兹明主要从事翻译。1936年库兹明因心脏病去世。 无题 库兹明 出于盲目,我们似乎并不知道 我们身上有一眼泉水在喷涌,―― 它永不枯竭、取之不尽,如富有神性, 每时每刻都那么温柔、那么清新。 它在悲哀中崛起,下降时洋溢着欢情…… 它比我们的母泉更深沉、更洁净…… 要知道每天都是心灵的节日, 每一刻都比宫殿更光明。 一捧捧地,我从心底掬出欢乐, 把它以及穷人神秘的欢情 抛向高远的天空, 凡我亲手所做的一切,我都怀着爱心。 林梢的乌云越聚越浓, 而在以太的溶炉里越来越轻,―― 突然仁慈降临大地, 有了雨、彩虹和爱情。 张冰 译 转自今日头条优质自媒体 免责声明:转载无任何商业目的,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监管要求·版权声明·免责声明1、内容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平台发布服务,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实名注册发布,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 2、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 3、投稿提示:投稿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出现违法内容和行为封号删稿!同时本站将相关证据提交相关部门 4、版权说明:部分投稿作者内容由Ai工具/软件生成,版权由投稿者所有,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5、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
GMT+8, 2025-2-24 19:01 , Processed in 2.06756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