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歌 查看内容

“抗疫儿童诗”中的环保意识

2023-1-31 02:28| 发布者: zxw88| 查看: 199| 评论: 0

摘要: 作者:马忠人与自然是儿童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我们将这样的作品称之为儿童生态文学。简单来说,儿童生态文学是从问题中产生的。人类的行为导致了某种自然问题的产生。所以,自然问题的本质是人的问题。自全国爆发新

作者:马忠

人与自然是儿童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我们将这样的作品称之为儿童生态文学。简单来说,儿童生态文学是从问题中产生的。人类的行为导致了某种自然问题的产生。所以,自然问题的本质是人的问题。

“抗疫儿童诗”中的环保意识

自全国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东方少年》《小溪流》《少年诗刊》《农村孩子报》等儿童文学刊物和微信公众号相继推出“抗疫”主题征文。广大儿童文学作家和中小学生积极参与投稿,用诗歌、散文、童话等不同儿童文学形式传递真情、讴歌英雄。这些作品不仅为奋战一线的白衣天使和干部群众助力加油,的同时,其中有不少作品更触及到对这场灾难的反思与质疑。

虽然这次疫情的传播根源仍众说纷纭,但目前矛头都指向人类食用野味的行为。有些人因贪一时之舌尖之味去吃各种野生动物,冒然破坏大自然的平衡,给人类埋下无法预知的祸患。且看,少年诗人唐宇佳的《我原谅了一只蝙蝠》:“武汉生病了/听说/蝙蝠有可能是/这一次的罪魁祸首//曾被人关在笼里的野生动物/现在成功地把人/也关在了笼子里//躁动的社会终于静下来了/人终于又一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力//我原谅了一只蝙蝠/但我至今无法原谅/那些吃蝙蝠的人”蝙蝠或许是这次病毒传播的罪魁祸首,可是仔细想一想,这是蝙蝠的过错吗?不是!是那些人把野生动物关在笼子里,吃野生动物,才招来大自然的疯狂报复。小诗人告诉我们,不文明的个人行为导致了一场灾难,这一教训再次警示世人:我们必须学会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才能与大自然和平共处,否则就会遭到自然无情的报复。那些违反自然规律,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是永远不能被饶恕和原谅的。

著名儿童文学家谭旭东深情地呼吁应该珍惜、爱护独一无二的大自然。他在《爱护》一诗中写道:“爱护一棵草/草给大地添一份绿/爱护一朵花/花给原野增一份香/爱护一只小鸟/小鸟给森林唱一首歌/爱护一条小鱼/鱼儿给河流划一道清波/爱护大自然的每一个生命吧/别吃掉穿山甲和果子狸/别伤害麻雀和蝙蝠/人类只是大自然的一员/怎能霸道地剥夺其他生物的生命权”这首只有短短十三行的儿童诗,运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分别描绘了草、花、小鸟、小鱼带给人类的美好,告诉我们要“爱护大自然的每一个生命”。紧接着,诗人严肃告诫人们:“别吃掉穿山甲和果子狸”“别伤害麻雀和蝙蝠”,并以反问句“怎能霸道地剥夺其他生物的生命权”结尾,进一步升华了诗的主题,内容具体,形象生动,发人深省。

还有更多作品直指“敬畏自然”主题,一拟人化的手法把动、植物当作人来写。这类作品客观地讲述动物、植物的故事,向读者们展示自然之美、生命之美,了解动、植物的特征和习性,激发儿童热爱自然、珍重生命、保护生态的意识。小学六年级学生刘子琪在《假如我是孙悟空》一诗中就表达了这样的愿望:“假如我是孙悟空/我要拔下一撮毫毛/把它变成规劝世人的警钟/敲响给捕杀动物者/让人类摒弃贪食野味的恶念”。

随着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抒写真情几乎与抗击疫情同步,随之而来的是如雨后春笋般涌起的“抗疫文学”,其中,儿童诗歌以其特有的童声童气参与其中,再次唤起读者对自然生命的思考,反思人类行为,礼赞大自然。(马忠)


转自今日头条优质自媒体
免责声明:转载无任何商业目的,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公告X

【重大福利功能升级】

新增“底部联系直接跳转”功能...

点击查看详细说明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5-2-24 16:11 , Processed in 1.28463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