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引言 如果有一段美好的爱情摆在你面前,你会如何选择呢? 如果在这段美好的爱情前加上一个限定条件:“72年的等待”,你又会如何选择呢? 2005年4月24日,江西省兴国县茶园乡教富村,一位95岁高龄的老人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嘴角似乎还含着一丝微笑,她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这一天,她要去另一个世界,和自己的丈夫“团聚”了。 他们离别的时间太久太久了,72年的岁月,满头青丝变白发,娇美的容颜也爬满了皱纹。 他还会记得自己吗? 还在等自己吗? 这位老人名叫池煜华,她苦苦等待了72年的丈夫是苏区红军高级将领李才莲。 [微风]新婚3天从军,彼此许诺“等着我” 池煜华和李才莲初次相见时,她9岁,他6岁。 没有所谓的一见钟情,只因为她是他的童养媳。 两人一起长大,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1929年春节前夕,李才莲在祖母的操持下,与池煜华圆了房。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那一年她19岁,他16岁。 彼时的池煜华,正沉浸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中。 可她不知道的是,丈夫早在结婚前的一个冬夜,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直到新婚之夜,池煜华才知道丈夫的“高管”身份。 新婚第3天,李才莲毅然决然地抛下家人,追随革命军保家卫国。 那是一个清晨,天还未亮,池煜华悄悄将丈夫送到了村口,目送丈夫的离开。 在李才莲离开的日子里,池煜华始终记得丈夫的叮嘱:“守好家、多识字,多为红军做事”。 她担任了区苏维埃妇女部长,一边积极为大家办实事,一边等待丈夫的凯旋。 可惜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要想获知一个人的消息,比登天还难。 一直到1933年,第四次反"围剿"获得胜利,池煜华打听到李才莲已由广昌少共县委书记调任江西省委儿童局书记,随省委机关迁到了宁都县七里坪。 思念丈夫心切的池煜华与人搭伴步行了五六天终于来到了七里坪。 像所有的妻子一样,池煜华希望和丈夫在一起不再分离。 而李才莲委婉地劝她:"带着家属干革命不方便,你还是回老家干支前工作好。" 在战争时代,只有牺牲小我才能保全大家。 短暂的七天相聚后,池煜华迈上了回老家的路。 分离之际,李才莲送给了她一面镜子。 细钢丝缠绕出一个简单的底座,托着一面长方形的镜子。 他对她说:"战争时期,消息很不确定,如果有人说我死了,千万不要相信,记住,等着我"。 [微风]孤独岁月里,“等你”成为一种执念 让池煜华没想到的是,这一次的分别竟是永别。 回到老家的池煜华很快就发现自己怀孕了,十月怀胎后,生下两人的爱情结晶。 可是,池煜华无法将这份喜悦一起与丈夫分享。 自从他们分别后的数年里,李才莲音讯全无,就像是失踪了一样。 一直记挂着丈夫的池煜华,不断打听李才莲的消息和下落。 可总是没有确切的消息,只能偶尔听到丈夫被通缉或者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消息。 但是这对于池煜华来说,这些已经算是好消息了。 毕竟有消息,就说明丈夫还活着。 只要活着,就是最好的消息。 只是慢慢的消息越来越少,越来越少。 1935年之后,就再也没有李才莲的消息了。 就在这一年的,李才莲在瑞金突围时,遭遇叛徒,被身边信任的警卫兵从背后开了一枪,最后不治身亡,享年22岁。 这个消息,远在家乡的池煜华根本无从得知。 虽然在这期间,有人告诉她李才莲已经牺牲。 但她始终不肯相信,因为丈夫跟她说过: “如果有人说我死了,千万不要相信,记住,等着我。” 在等待和寻找的过程中,池煜华送走了公公婆婆,最后5岁的女儿也因病夭折。 她独自承受着失去至亲的痛苦。 但是一想到丈夫“等着我”的诺言,又坚强的苦苦支撑着。 后来为了延续李家烟火,她还去领养了一个孩子,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那些年,陪着她的只有一面镜子,她笑它也笑,她哭它也哭。 [微风]当等待成为习惯,“记住你”是唯一的念想 1949年9月,兴国县城解放。 这一年,她39岁。 听到消息的池煜华连夜跑到县城寻找丈夫,可是依旧没有消息。 她甚至给毛泽东写信询问丈夫的下落。 主席觉得太过残忍,不愿意告诉她李才莲已经牺牲多年的噩耗,只好转交妇联处理。 妇联鼓励她好好生产、工作,以后李才莲会回来看她的。 也许从此刻起,池煜华已经隐约感觉到丈夫可能已经不在了。 但是她仍愿意抱有一丝希望,她相信丈夫不会骗自己,他会回来的。 就连民政部门每月发的烈士抚恤金,她也当做是丈夫给她的生活费。 1983年,她73岁。 民政局终于核实李才莲的牺牲,发给了她一张烈士证。 这一年,距离李才莲牺牲已经过去了整整38年。 38年里,等待已经成为池煜华的习惯。 在往后的22年里,她依然延续对丈夫的等待。 每天起床,池煜华都要先在门口张望一下,站几分钟,然后慢慢转身,洗脸,摸索出丈夫留给自己的镜子细细梳头…… 池煜华说,她与丈夫因为革命而同心,即便婚后只在一起十天,她也不后悔守候他一生一世。 72年很长,长到可能是一个人生命所有的长度。 72年很短,短到这是池煜华等待李才莲的长度。 3天的新婚,7天的团聚,支撑了72年的守望,至死不渝。 [微风]写在结尾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在这个朝三暮四的时代,也许再难见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也难以体悟“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深情。 愿我们都能从这段凄美的守望爱情里,找到一丝丝关于爱情的甜,懂得爱情的珍贵和难得。 转自今日头条优质自媒体 免责声明:转载无任何商业目的,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监管要求·版权声明·免责声明1、内容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平台发布服务,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实名注册发布,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 2、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 3、投稿提示:投稿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出现违法内容和行为封号删稿!同时本站将相关证据提交相关部门 4、版权说明:部分投稿作者内容由Ai工具/软件生成,版权由投稿者所有,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5、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
GMT+8, 2025-2-25 14:14 , Processed in 1.00686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