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小学时候,语文课本里曾写过一篇文章,名叫《打碗碗花》。作者描写了小时候在姥姥家住的时候,经常去野外的一处废弃陵墓玩,那里长满了一片美丽的碗碗花。作者在一次采摘打碗碗花经历,引申出作者对姥姥的怀念。 至今日,笔者依然折服于作者那娓娓道来,朴实无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美妙绝伦的童年回忆,也写出作者与姥姥深厚的感情羁绊。 再后来,等我长大一点了,到了懵懵懂懂的年纪,我从敬爱的舅舅房间那个录音机里,第一次听到了台湾民谣《外婆的澎湖湾》,惊为天籁,寥寥数句歌词,给人们勾勒出一幅斜阳之下,外祖孙两人漫步在澎湖湾沙滩上,悠然自得的渔村生活场景,意境如诗如画,令我心旷神怡。 在我读书之前,一直是寄养在外婆家的,所以我对于外婆的感情,深过于对奶奶,甚至母亲的感情。那种亲情的羁绊,无法言说,深深刻在我的成长记忆里。 我的外婆,她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乡野村妇,我猜她大概是个文盲,因为我从未见过她写过字,我也没有亲自问过她是否识字。 但是外婆却又是一位充满睿智的老人,她从小一直鼓励和督促我的学习,常常教育我认真努力读书,做个有出息的人。 由于性情顽劣懒惰,在学生时代曾因爬围墙、打架、泡网吧差点断送了学习生涯,高中期间也有好几次放弃读书跑回家去,每次都被外婆劝说返校,磕磕碰碰读完了高中,最后考上省内的一所普通专科学校。 或许是因为外婆对我从小到大的诲人不倦,抑或是到了城市读书后,才发现自己以前过得日子简直是在糟蹋生命,便暗暗发誓要改头换面重新来过。 在毕业那年以优异的成绩,成功保送专升本,如愿以偿地完成了一次人生最重要的转变。 在我得到被录取本科学校的消息时,我第一个打电话分享给外婆,而她虽然不懂专科和本科的区别,但是我仍然在电话的那头听出了她发自内心的高兴,颤抖地连说了好几个“好”。 后来,本科毕业的时候我回到了老家的城市,入职了当地的一家国企,在那生活学习至今。外婆也一年年地在变老,而我却因工作忙,虽是近在咫尺,却也是一年才回去几次,以至于外婆在前些年有段时间里,隔三差五地打电话给我,每次打电话都是跟我拉着家长里短。 有一次我因工作和生活上的琐事,心情烦躁,外婆打电话过来,我接了电话,外婆在电话那头,依旧是东一句西一句跟我拉家常,我当时听了觉得有些烦,便对她说道“哎,知道了知道了,我上班忙着呢,不要每次都是打电话过来聊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忙着哩”。 电话的那头原本细细碎碎的话,突然停了下,随即听见外婆忙不迭地说道“啊,老糊涂了老糊涂了,不知道伢儿工作忙,你一个人在外生活,要多休息身体。” 然后又是一通叮咛嘱咐,我当时也没细听,嗯嗯地搭着话。 打那会起,外婆也还隔三差五打电话给我,但是跟以前比,明显通话时间短了很多。 有时候我忙或者没来得及接电话,外婆打过来的电话响声超过十秒我没接,她便把电话挂断。 等我忙完再打过去,她总是很开心地开腔喊我的乳名,我问她打电话有什么事,她用是连忙说没事没事,就是想听听你的声音,说完简单叮咛我上班注意身体之类的话,便挂了电话。 再后来,我也曾有意无意提起我们的通话时间可以不用这么仓促,打打电话不会耽误我多少时间。 但她直至现在,还是保持着这样的打电话习惯,而我却渐渐开始自责。是我那次无意的一句气话,竟让她变得如此谨慎,我每每想到这里,总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弥天大错的事。 一次周末,我突然心血来潮,推脱了原本的应酬,决定回去看看外婆。我这次回去并没有提前跟她打招呼,简单买了些营养品,便踏上回老家的路途。 一路上我不断地想象接下来外婆看到我会是怎么样的情景。 经过几个小时的路途颠簸,我回到了那个令我再熟悉不过的小山村。 推开外婆家的篱笆小院门,我轻轻穿过院子,发现外婆正偻着身子,在小菜园里对着一群小鸡仔轻声呵斥驱赶,并没有察觉到我。 我站定到外婆身后,轻声喊了声“婆,我回来啦。” 外婆听到我的声音,偻佝的身体愣了一下,颤颤巍巍地转过身,看见我正站在她身后,呀地一声,赶忙转过身,拍了拍身上的衣服,把我身上捏了个遍。 边捏边高兴地说我变黑了,变瘦了,问我是不是工作太忙了,是不是天天被晒着了。 我笑眯眯地一一回答她的问话,边搀扶她往堂屋里走去,身后留下满院子的欢笑声。 此时,斜斜的夕阳,透过外婆家门前的山头,将最后一缕温暖中透着金黄色的光,懒懒地倾泻在这个篱笆小院中,院子里晚归的母鸡,正咯吱咯吱地呼唤着菜园子里贪食的小鸡仔归巢。 转自今日头条优质自媒体 免责声明:转载无任何商业目的,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监管要求·版权声明·免责声明1、内容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平台发布服务,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实名注册发布,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 2、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 3、投稿提示:投稿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出现违法内容和行为封号删稿!同时本站将相关证据提交相关部门 4、版权说明:部分投稿作者内容由Ai工具/软件生成,版权由投稿者所有,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5、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
GMT+8, 2025-2-26 02:26 , Processed in 1.18586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