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三年级了,我爸竟然不知道我在几班。” 一位网友在谈及父亲时,这么说道,言语间,是一丝遗憾,更是一丝怨恨。 他说,他的童年记忆中,没有父亲的身影。 因为在外地做工程,父亲很少回家,对父亲,他从最初的想念,到后来的陌生,再到如今的习惯。 生疏,是父子关系的现状。 如今,已经长成大人的他,孤僻冷淡,胆小自卑,在职场上屡屡碰壁。 心理学家胡慎之说:人生90%的短板,都来自父爱缺席。 他说,父爱最重要的地方,就在于它能帮助孩子从父母身边离开,和世界建立链接,从而帮助孩子独立于世。 父亲缺席的伤害,不可忽视。 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的作用完全不同,妈妈的力量是内向的,是告诉孩子“有了困难,别怕,回家。”爸爸的力量则是外向的,是教会孩子与世界建立联结。 在小小男子汉的世界中,他需要父亲牵着他的手,告诉他,如何面对困境,如何抵抗风雨,如何战胜自我。 如果父亲缺席,就会让儿子失去力量的支持,他们不知道怎样一个人行走人间,于是,他们会紧张焦虑,会情绪失控,充满了浓浓的不安全感。 知乎上,有一位网友说,小的时候,没有觉得父亲不在有什么影响,直到现在,我才发现,我的人生大树,根基不牢,也因此,我站不稳,走不直。 他说:我真的羡慕那些从小有父亲陪的孩子,如果将来我有了孩子,我一定会好好陪着他,不会再让他受委屈。 李玫瑾教授也讲过一个例子。 山东的一位父亲,为了给儿子一个好的物质条件,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 父亲在上海的时候,接到了公安局的电话,原来,儿子在上海车站行窃被抓。因儿子尚未成年,警察教育了一通,就让父亲领回了家。 几年后,父亲辗转到南京打工,儿子又在南京车站被抓,他不禁疑惑:为什么孩子会放着好好的书不读,非要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来行窃? 在警察的闻讯下,已经长得高高大大的儿子哭了:让你到处挣钱,你能到哪挣钱,我就到哪挣钱! 这是一个孩子饱含辛酸的求救,更是对父亲缺席的宣战。 对孩子来说,父亲不仅仅是一个身影,一个称呼,一个“提款机”,更是孩子成长路上的“掌舵人”,帮助他们把准人生的方向。 缺失了父亲陪伴的孩子,如同大树没有了根基,他们无力抵抗暴雨的侵袭,从而变得脆弱胆怯。 认真地履行父职,给孩子一份坚定的力量,成为孩子人生途中强有力的“掌舵人”,这是天下每一位父亲的职责所在。 别让我们的孩子,缺失了这份爱,和这份力量。 胡慎之老师讲过一个例子。 小时候,父亲很少在家,还常和妈妈争吵。懦弱的妈妈每次被打后,常常想自杀。 童年的阴影始终伴随着她,她于是想找一个性格温和,不会使用暴力的丈夫。但最终,她的三段婚姻都以失败告终。 她总是向对方再三确认:“你不会打我的,对吗?”在她不断的语言暗示下,丈夫“屈从”了她。 内心里,她既希望自己能在婚姻中获得安全感,又希望重现当年的情景,以证明她能够改变结果,不再让自己恐惧。 缺席的父爱,影响了她的内心需求,而她的内心需求,又会造成种种不顺。 在女儿的世界中,父亲是温暖、是希望、是底气,如果没有父亲,她们就无法习得这份力量,从而失去了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权,被浓浓的“无力感”所包围。 从“缺少父爱”到“一生寻爱”,这是孩子一生都难以愈合的伤痛。 电影《胜者为王》中,有一段关于父亲的台词:
我们常说父爱如山,因为,在打拼世间的道路上,唯有巍峨坚毅的高山,才能成为女儿最坚实的壁垒,为女儿拂去一路尘嚣。 当她们知道自己值得被爱,她们才能够无惧世人眼光,勇敢做自己。 有一篇文章《我的父亲,没有“爹味”》,很感人。 作者也是一个父亲缺席的孩子,在她28年的生命中,和父亲朝夕相处的时间不足5年,但她说,有一种不得已的“缺席”,却从未失了爱。 她和父亲之间的联系就是靠着一根电话线,每天打电话,已经成为了一种日常。电话里,父亲教了她很多道理,也给了她很多力量。 毕业后,她担心找不到工作,父亲在电话里轻描淡写地说:“怕啥,我养你啊。” 她说,当我身后有如此巨大的兜底力量时,我更坚定了前行的勇气。 唯有被父亲宠爱的女儿,才有足够的底气去拥抱世界,抵抗风雨,走过不易,迎来绚烂的朝阳。 国学大师南怀瑾有着很多身份: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文化传播者......在儿子南一鹏的眼中,父亲是导师,更是朋友。 他是半夜带他看急诊的慈父,是做错事给他教导的老师,是与他畅谈理想的朋友。 南怀瑾经常对儿子说“父子之间不责善”,意思是说父子之间,不可要求过多。 他对孩子最大的要求,就是希望儿子能成为一个自尊自立,遵纪守法的平凡的人。 感受到父爱宽厚与博大的南一鹏,由衷地感叹道:陪伴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到底怎么才能算是一个好的父亲呢? 剑桥大学心理学教授迈克尔·兰姆曾提出衡量父职的3个指标,值得广大父亲们借鉴: 1.互动程度:是父亲与孩子的直接互动程度 在家的时候,父亲应该放下工作,多给孩子一些时间,陪孩子户外登高、读书写字、做做游戏,既能让孩子放下手机,又能增进亲子关系。 来自河南洛阳的父亲,为了让儿子少看电视,每天儿子放学后一起跑步,每天三公里。 坚持了两年后,父子两人达到了姿势的“神同步”,心灵的“共交融”。 即使父亲因为工作原因,不在孩子身边,也可以与孩子进行视频通话,云聊天,让孩子感受到父爱的存在。 2.可及程度:是父亲对孩子的回应与支持 有人说:最好的父亲,是孩子的“回音壁”,你说,我听,你提问,我回答,你烦恼,我分担,你快乐,我分享。 他们能够永远站在孩子身边,当孩子需要时,及时给予回应及帮助。 对孩子来说,一个能“够得到”的父亲,才能给予他们力量和勇气。 3.尽责程度:是父亲履行父职的用心程度 好的父亲,都能承担起托举孩子成长的重担,成为孩子前行路上的引路人。 和妈妈一起照料孩子的日常起居,更要给孩子提供丰盈的精神养育,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帮他们走出困境,在他们遇挫折的时候,帮他们重新出发。 在孩子的眼中,好的父亲,一定是用心尽职的。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说: 母子关系指向融合,寓意亲密,父子关系,指向疏离,寓意规则。 每一个男人,在他成为父亲的那一天起,他的命运就和孩子紧紧连结在了一起。 曾经,他们给予了孩子生命,将他们带到这个多彩的世界中来。 如今,他们赋予了孩子生机,给他们营造一个安全的精神家园。 美国卫生部组织编写的《父亲在儿童健康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提出,“父亲功能”包括七个方面:
唯有履行好父亲的功能,肩负起父亲的职责,孩子才能踏实地前行,才能勇敢地拥抱这个世界。 作者 | 夏小雨,一个热爱生活的资深财务女,此生唯两大理想,一支笔,一束光。 图片 | 视觉中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自今日头条优质自媒体 免责声明:转载无任何商业目的,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监管要求·版权声明·免责声明1、内容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平台发布服务,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实名注册发布,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 2、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 3、投稿提示:投稿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出现违法内容和行为封号删稿!同时本站将相关证据提交相关部门 4、版权说明:部分投稿作者内容由Ai工具/软件生成,版权由投稿者所有,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5、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4-11-25 19:24 , Processed in 0.06281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