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感悟 查看内容

读书随谈——我对读书的认识与感受

2022-12-8 23:30| 发布者: zxw88| 查看: 177| 评论: 0

摘要: #以书之名# 读书随谈 ——我对读书的认识与感受 我喜欢读书,爱好写作,由于喜欢读书,由此数十年来也收存了近万册各种图书杂志,并从青年时代起就一直在做着作家的美梦。深感读书和写作,是人生最自由最快乐的事,

#以书之名# 读书随谈

——我对读书的认识与感受

我喜欢读书,爱好写作,由于喜欢读书,由此数十年来也收存了近万册各种图书杂志,并从青年时代起就一直在做着作家的美梦。深感读书和写作,是人生最自由最快乐的事,读书与写作的权利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受他人控制,可以自己掌握自已的命运。由于这种爱好和长期坚持,青少年时的想当作家诗人的梦想也终于在多年前得以如愿以偿——我早已成为广东省作家协会和中国诗歌学会的老会员了。两年前又成为了国际华文作家协会的会员,我爱好读书写作的结果也结出了硕果——先后由出版社出版了个著散文集《梦想与现实》,诗集《岁月之旅》《春天的诗梦》,散文集《开拓者的足迹》;并策划主编出版了散文集《新世纪潮声》,诗集《新诗人诗诗选》1-5卷。还有诗文集五部希望能在近几年内出版问世,以了却我对读书写作的心事。多年坚持读书写作,我对读书的兴趣至今有增无减,感受颇深。特借此“以书之名"活动之机,与广大网友作者交流我对读书学习的切身感悟与体会。

读书随谈——我对读书的认识与感受

人生在世,短暂而渺小,作为普通人,要想摆脱平庸和碌碌无为,最好的方法和途径就是读书,读书能促进自已开展写作活动,写作的结果就是发表出版,你发表出版作品多了,世人将对你刮目相看,改变对你无为的看法。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的经验和总结,只要不断坚持深入地阅读学习,就能使书本知识变成自己手中拥有的知识。

读书随谈——我对读书的认识与感受

莎士比亚说:“书藉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种族、人群、国家消失了,而书却留存了下来。一切震撼智慧的学说,一切打动人类心灵的热情都在书里形成结晶。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假如地球上没有书籍,真难想象人类社会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是书籍,使人类从落后走向先进,由庸俗变得文明、高尚。有篇著名的小说刻画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被法西斯迫害的知识分子,被投入监狱,找不到一本书,大脑出现了空虚恍惚的状态。后找到一本下棋的书,他马上如饥似渴地读起来,以填补他思想的空白。可惜这本书他读完后,再也找不到所读的书,他便出现了精神错乱。这故事的真伪我们姑且不予考究,但这故事告诉我们:读书是人类生活中尤其是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活动。

读书随谈——我对读书的认识与感受

读书能使我们学到我们所不懂的各种知识,可以了解到我的所不能亲历的地方习俗、风貌、山水。可以从中了解社会、了解历史、了解我们生活范围外的各种事物。譬如说,读一本世界史,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历史演变发展的概况。读一篇优美的游记,会把你带向一个你没游览过的名山胜地,使你就象亲历其境一般。读一本科普书藉,则可使你的思想进入科学王国里遨游,获猎科学大观园中的各种情趣。读《红楼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十八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濒临崩溃时期的贵族社会的历史;读《三国演义》可以了解中国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等封建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军事斗争的历史。认识中国封建社会各阶级的阶级关系及生活面貌。透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凶残、阴险的种种罪恶……。所以说,读书不但大有裨益,而且还可以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陶治自己的性情。读一本好书,会使你受益无穷。正如歌德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读书随谈——我对读书的认识与感受

古今中外,名人贤人视读书为最大乐事的例子不胜枚举。

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生非常喜欢读书,和图书结下深厚渊源。孙中山说过:“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够生活”。吴稚晖先生曾评价孙中山的读书道:“于古今中外有用之书,可称无书不读。什么《十三经》、《二十四史》,什么《民约论》《资本论》,只要有关政术治道、有益民生国用的书,一有空隙,就马上把卷展玩,心就领,神就会”。

读书随谈——我对读书的认识与感受

中国人民最敬爰的领袖毛泽东更是喜爱读书,这也是他最大的兴趣。在延安时毛泽东就说:“读书可以使人增长学问,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他终生饱读之书难以数计,他用自己读书一生的实践总结成为一句人生警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毛泽东常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又说:“一天不读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如果说毛泽东的一生是一部英雄豪迈的乐章,那么,他的刻苦读书精神和大智大慧则是他一生豪迈乐章的交响。毛泽东的读书精神、读书方法和读书成效永远是我们学不完的精神财富。 俄

读书随谈——我对读书的认识与感受

俄国伟大文学家著名作家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象一个饥汉扑在面包上”。普希金读书“忘记了世界”。陶渊明读书“欣然忘食”。郭沫若读书“沉醉其间”,郭沫若最感人的读书警句让我们受益终生:“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 而陈景润读书连吃饭都忘记了,被图书管理员关在图书馆里还不知道时间已过。前人尚且重视读书,我们今人有什么理由轻视读书呢?

当今时代,经济文化世界化,信息全球化,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化,信息化程度愈来愈高,读书已成人类重要的获知手段了。苏联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少时患病不幸耳袭,被赶出校门。按理说成才无望,但他在莫斯科图书馆里饱受书籍的滋养,日久天长,猎获不少知识,后他要求到一所中学任教数学,经考试审核,其数学成绩优异,令人惊叹。校长问他:“你的老师是谁?”他说:“书藉是我的老师”。这件事告诉我们:读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从事专业技术研究的知识分子,固然要重视读书。青少年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时期,精力充沛,更应努力读书。而普通职工,体力劳动者也应重视读书,提高文化素养,丰富自己的知识。时代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成为有文化有知识的劳动者,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读书。

读书随谈——我对读书的认识与感受

孔子晚年喜读《易经》,可《易经》深奥难懂,一遍读不懂,孔子就读二遍、三遍、四遍……,他边读边想,悉心钻研,由于翻来复去,遍数多了,竟把连串竹简书上的牛皮带子磨断了三次。最后孔子终于读懂了《易经》。后人使用“韦编三绝”一词来赞扬孔子这种读书精神。

读书,必须要有孔夫子的“韦编三绝”精神,要认真把书读懂,遇到书中难僻的字词、典故、史实、引证,必须联系上下文用心思考,或查工具书,或看注释,或不耻下向,深入领会书中内容,融汇贯通,反复琢磨,反复记忆,吸取书本精华,踢除其中糟粕,变书本知识为自己知识。有的人读书泛泛而过,一目十行,不求甚解。读文艺书,两三天看完一部长篇。读政史,似懂非懂。读科技书,泛泛浏览,不求真谛,回避书中难点内容。而结果所读之书,如过眼云烟。尽管读了不少书,但脑子里能留下的微乎其微,事倍功半。正如陈云同志所说:“不一句一句读懂,不一句一句弄通,必然半途而废”。这种马虎了事,囫囵吞枣,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读书态度是应该否定的。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没有多少收效。宋朝有个陈正元,读书多年,涉猎甚广。但他边读边忘,印象淡薄,一事无成,后来他遇见大学问家朱熹,向他请教,朱熹对他说:“你以后读书,每次只读五十字,一连读上二、三百遍”。陈正元按他的话去做,读时力求读懂,读透、记牢,天长日久,皆能成诵,大有长进,后来陈正元终于成为博学之士。这种读书态度,不正是“韦编三绝”精神的表现吗?我们读书,就需要有这种锲而不舍,反复多遍,认真钻研,力求读懂读透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读有所得,学有所获,获有所成。

读书随谈——我对读书的认识与感受

要把书读懂读透,必须下功夫,要舍得花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勤奋攻读,刻苦钻研,坚持下去,形成习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曝十寒,时冷时热。想起来时捧书读读,厌烦时搁在一边,结果是两手空空,一无所获,磋砣岁月而已。历史上凡博学多才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认真勤奋读书的。马克思精通哲学、经济学、历史学、语言学,在自然科学和数学方面也卓有成就。他的博学除了他正确的学习方法之外,主要还是与他认真勤奋读书的严肃学习态度分不开的。他几乎每天在大英博物馆的图书馆里“泡”上十多个小时,阅读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大量书籍和文献资料。他前后花了二十五年时间博览群书,做了大量笔记,终于创作了宏翰巨著“资本论”。李时珍写《本草纲目》,参倒了八百多种书刊。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这些名人惜时勤读的事迹为我们读书作出了榜样。要把书读懂,要有所收获,有所造就,就要象他们一样珍惜时间,潜心冶学,严肃读书态度,持之以恒,必然大有收效,大有造就。

读书随谈——我对读书的认识与感受

人的一生在时间的长河中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有的人却放射出奇光异彩,有的人则随波逐流,默默无闻。其原因何在,究其实正在于是否勤奋读书,刻苦钻研,努力进取。人生有限,知识无穷,人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不在于享受。我们以严谨的读书态度,攻占文化科学知识的堡垒,在人生的旅程中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原创作者:柯博元,2022年4月28日)

读书随谈——我对读书的认识与感受


转自今日头条优质自媒体
免责声明:转载无任何商业目的,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手机版|小黑屋|中享网 ( 滇ICP备16008358号-6|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43号 )

GMT+8, 2024-11-25 23:41 , Processed in 0.04039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