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国诗歌网 ,让诗歌点亮生活!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 Robert Frost 美国著名诗人,曾获得四次普利策奖。他与艾略特被视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人物。弗罗斯特的诗歌在形式上与传统诗歌相近,不追求外在的美,往往以描写新英格兰的自然景色或风土人情开始,渐渐进入深邃的境界,朴实无华,但却细致含蓄,耐人寻味。 他的代表作《未选择的路》《暮雪林边逗留》等很多诗歌脍炙人口,既有自然诗歌的清新典雅,又富有深刻的人生哲思,是诗歌爱好者必读的现代经典作品。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和课外阅读教材,也频频出现在高考阅读或写作题目中。 远洋译弗罗斯特诗10首 未选择的路 两条路分叉于黄色树林里, 可惜我不能都踏上脚步, 作为旅行者,我久久伫立 沿着一条路眺望,尽目力所及 直到它在灌木丛中蜿蜒而去; 于是走上另一条同样美的路径 , 或许是有着更好的原因, 它需要踩踏,因为杂草丛生; 虽然经过那里的往来行人 其实曾几乎同样磨损它们。 那天早晨,两条路同样躺在 草叶里,尚未被脚步踩得发黑。 哦,第一条我留给改日再来! 但我知晓路跟路如何连接, 我怀疑是否还会返回。 我将一边叹息一边讲述这经过: 在许多年后,在某个地方: 两条路分叉于树林里,而我—— 我选择了一条更少人走的路, 这使得一切都不一样。 暮雪林边逗留我想我知晓这是谁的树林, 他家就住在附近的乡村; 他不会看见我逗留这儿, 观赏他白雪皑皑的树林。 我的小马必定觉得疑难: 驻足的地方杳无人烟, 在树林与冰湖之间, 一年中最黑的傍晚。 它摇了一下挽套上的马铃, 对有没有弄错表示询问。 除此之外唯一的声音, 是微风和雪片掠过头顶。 树林是可爱的,深邃而幽暗。 而我要遵守我的诺言, 在睡觉之前还有几里路要赶, 在睡觉之前还有几里路要赶。 暴风雪恐惧 当风在暗地里损害我们, 并用雪抛掷 矮屋子的东边窗户, 这头野兽, 用一种憋闷的吠声咕哝着, “出来吧!出来!”—— 要经过内心的挣扎才能去, 啊,不! 我估算我们的力量, 俩大人一小孩, 我们全都睡不着,强忍着不去注意 炉火最终熄灭时寒冷怎样匍匐而来—— 雪怎样被堆积, 庭院和道路被抹平, 甚至直到给人慰籍的谷仓变得遥远, 我的心被疑问占据—— 我们能否随着白昼起身 并拯救无助的自己。 致解冻的风 带着雨来吧,哦,喧闹的西南风! 带来歌手,带来筑巢者; 给埋藏的花朵一个梦; 让凝固的雪堆蒸汽腾腾; 在白雪下面找到黑土; 但今晚无论你做些什么, 都得冲洗我的窗,让它流淌, 融化它正如消逝的冰; 融化玻璃,留下木格格框 就像隐士的十字架一样; 闯进我狭窄的小屋; 使墙上的图画摇晃; 翻开我哗啦作响的书页, 把诗篇撒在地上, 把诗人赶出家门。 春 潭 这些潭水虽被森林深深遮掩, 依然映出完美无缺的蓝天, 像潭边野花瑟瑟颤栗, 也跟野花一样转瞬即逝, 但未随小溪与河流走出森林, 却渗入树根焕发起浓密绿荫。 将清泉汲入幽闭苞蕾里的树木 夏季遮天蔽日葱葱郁郁—— 让它们好好思量吧,思量两遍, 在用力饮尽潭水、扫落花儿之前, 这些花儿似的水,水似的花儿 都是出自昨日才融化的雪。 仅此一次,那时,某物 别人嘲笑我跪在井栏边 总是错对光,所以从来看不见 井里更深处,只看见水返还 给我,一幅闪闪发光的画面: 我,在夏日天空里,上帝一般 从蕨和云朵的花环中探望。 一次,我试着用下巴靠在井栏时, 我看出了,如我所想,画面另一边, 透过画面,一个白色物体,不确定的, 更多属于深渊的东西——然后消失了。 水涌来以制止太清澈的水。 一滴从蕨上落下,瞧,一圈涟漪 晃动井底的东西,无论它是什么, 使其模糊,将其抹去。那种白是什么? 真理?一块石英?仅此一次,那时,某物。 一簇野花 一次我去翻晒已被割下的青草, 有人在日出前露水中把它割倒。 还没等我来观看刈平的草地, 曾使镰刀锋利的露水已经消失。 我在一座树林的小岛后把他找寻; 谛听微风中有无他的磨刀声。 但他已经走了,青草全都割完了, 而我必须跟他刚才一样——形影相吊, “人人都必须这样”,我在心里说, “无论他们一起还是分开干活。” 说话间,迅疾一闪掠过我身旁, 那是一只迷惘的蝴蝶悄无声息的翅膀, 凭着隔夜已变模糊的记忆,寻觅着 睡眠的花朵,昨日的欢乐。 一次我留意到,他飞来飞去兜圈子, 因为地上有朵枯萎的花儿躺在那里。 接着,他飞去我目力所及那么远, 然后,又颤动着羽翼回到我跟前。 我想到些问题,一时解不开, 就要转身把青草抖散晾晒; 但他先转向,引着我的目光 落在溪旁一簇高高的野花上, 镰刀留下的小花开得正欢, 在草已割光的芦苇溪畔。 露水里割草的人如此喜爱它们, 留下花儿茂盛绽放,不是为了我们, 也不是吸引我们想着他一些, 只是出于清晨溪畔纯粹的愉悦。 然而,蝴蝶和我偶然获知, 一个来自黎明的启迪, 让我听见周围鸟儿醒来的啭鸣, 听见他的长镰刀对土地的低语声, 而且觉得一种精神与我血脉相连; 从此之后我劳作不再孤单; 但高兴跟他一起,干活时好像有他帮衬, 累了,同他找到歇晌的树荫; 而且梦着,就像兄弟般畅所欲言, 将我曾不愿触及的想法谈谈。 “人们共同劳作”,我真心对他说, “无论他们一起还是分开干活。” 摘苹果时节的母牛 那头唯一的母牛受到某种启示 近来简直把墙当作大门似的, 认为补墙的人全都是傻瓜, 她的脸上沾满了果渣, 她的嘴流淌着苹果汁,尝过苹果味, 对连根枯萎的草场充满轻蔑。 她从一棵树跑到另一棵树,躺在那儿舒舒服服。 风吹落的苹果被残茬刺破又遭了虫蛀。 她飞奔而去,丢下咬过的苹果。 她在小山上朝天空怒吼着。 她的乳房皱缩,奶水渐渐干涸。 熟悉黑夜 我是一个早已熟悉黑夜的人。 我在雨中出门——又在雨中回来。 我到过远离街灯的郊外乡村。 我俯瞰过最凄惨的城市小巷。 我经过打更的巡夜人身旁, 不愿去解释我为何垂下目光。 我曾静静站立,止住脚步声 当远处一阵断续的叫喊 从另一条街上传来,越过屋顶, 但不是说再见,或唤我回去; 而更远处,在神秘的高度, 一面发光的钟映衬着天幕, 时间不错也不对,它宣称。 我是一个早已熟悉黑夜的人。 睡梦中唱歌的鸟 月亮当空,一只半醒的鸟 凭它的天赋唱了一半小调。 半是因为它整夜只唱一次 从并不特别高的灌木林里, 半是因为它唱歌如口技表演, 在敌方耳朵被刺痛之前 就有了停止的预感, 它很少冒可能出现的危险。 它不会远远飞落到我们这里, 穿过万物半开半闭的间隙, 在生死轮回长长的珠链上, 成为鸟,而我们是人在尘世, 要是像那样从睡梦中再唱半曲, 它就更容易成为捕获物。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诗选》根据美国Harcourt College Pub1963年(诗人去世之年)的版本译出。版本权威,选篇具有代表性和涵盖性,五十多年来全球常销不衰,备受好评。 正如译者所言,“他的田园诗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美妙的田园情趣,表面上描写的是农村世界,实际上背后隐含城市世界;表面上描写的是新英格兰地区的人和事,反映的却是非常广阔的内涵,超越了一时一地的限制,有更高意义上的哲学思考,展现了人类生活中最本质的、有普遍意义的东西,同时对内心自我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反思。” 诗人、诗歌翻译家远洋从事诗歌创作三十多年,出版诗集《青春树》《村姑》《大别山情》《空心村》等多部,曾获深圳青年文学奖、河南诗人年度大奖、红岩文学“外国诗歌奖”等。近些年来致力于普利策奖、艾略特奖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歌作品的翻译,译诗集《亚当的苹果园》入选“2014年全国文学图书排行榜Top100”;《重建伊甸园——莎朗·奥兹诗选》入选“深圳十大佳著”, 《夜舞——西尔维亚·普拉斯诗选》《水泽女神之歌——福克纳早期散文与诗歌》《明亮的伏击》《火星生活》等均获广泛好评。 远洋认为,诗歌翻译不仅是语言的刷新,也是审美观、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刷新。而弗罗斯特的作品看似简单,实则深奥,很有迷惑性,过去对其深刻的现代性内涵认识不足;中国已经经历了上百年现代性进程,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重新翻译出版弗罗斯特的诗歌,也是重新认识弗罗斯特其人其诗的过程,希望新译本能为当代中国诗歌提供些微的借鉴。他力求在忠实的前提下,用简洁朴素的语言传达出丰富深邃的内涵,“始于愉悦,终于智慧”,因而译文明白晓畅,清新典雅,很好地再现了原作的意境和神韵。 一 键 关 注 中国诗歌网 ▼ 我选择了一条更少人走的路, 这使得一切都不一样。 ▼ 点击 阅读原文 跳转出版社旗舰店 以全网最低价购买《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诗选》 转自今日头条优质自媒体 免责声明:转载无任何商业目的,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监管要求·版权声明·免责声明1、内容声明:中享网仅提供信息平台发布服务,所展示的信息均由第三方用户实名注册发布,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 2、风险提示: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 3、投稿提示:投稿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出现违法内容和行为封号删稿!同时本站将相关证据提交相关部门 4、版权说明:部分投稿作者内容由Ai工具/软件生成,版权由投稿者所有,内容真实性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风险! 5、投诉删除:侵权和违法不良信息举报受理邮箱:314562380@qq.com【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及时核查处理】 |
GMT+8, 2025-2-25 04:42 , Processed in 3.10131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